本文目录导读:
白族,作为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丰富的少数民族,拥有众多独特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体现了白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也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白族传统节日:
春节
时间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
习俗
- 抢新水:谁第一个接到新年的第一汤泉水,那么来年里肯定会很吉祥,初一到初五不准动除了厨具以外的金属器具、不准泼水及扫地,初二祭天地,初三祭山川、草原,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
- 女人节与男人节: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
- 拜日望会:这是白族支系那马人的盛大集会,意为“拜二月”,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举行,集会期间,居住在滇西北澜沧江两岸的那马人,都要集中到兰坪县河西的高山井赶街集会,并进行各种祭祀和娱乐活动。
火把节
时间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习俗
- 祭祖与点火:每个村寨都要竖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临,大小火把一齐点燃,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人们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撒松香粉: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寓意燎去身上的晦气。
三月街(民族节)
时间
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
习俗
- 物资交流:最初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各地商人云集,进行大宗贸易,农民也在会期购置耕畜、农具等。
- 文化娱乐: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民族歌舞等文娱体育活动,1991年起,被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
绕三灵
时间
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习俗
白族群众朝拜金龟寺、圣源寺、崇圣寺等寺庙,同时在寺庙前的草地上通宵尽情歌舞,这一节日源于白族对本主神的崇拜和祭祀,是白族人民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节日。
本主节
时间
各村寨不尽相同,一般多在农历正月或二月举行。
习俗
本主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中的保护神,每个白族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着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节日期间,白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本主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仪式包括献祭品、诵经文、跳神舞等。
石宝山歌会
时间
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一。
习俗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被誉为“白族歌城”,会期期间,来自剑川、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身着盛装,汇集到剑川石宝山,通过对唱山歌来交友、定情,歌会上,人们演唱的曲目丰富多样,包括白族调、情歌、叙事诗等。
白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涵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节日不仅是白族人民欢庆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白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参与这些节日庆典,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白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这个民族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