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支气管炎,作为呼吸道常见的炎症性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诸多困扰,了解其治疗方法、日常护理要点以及预防措施,对于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支气管炎的治疗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益的参考。
支气管炎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种类型,急性支气管炎常由病毒、细菌感染或理化因素刺激引起,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伴有发热、胸闷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则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较长,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以上,连续 2 年或 2 年以上,其典型症状为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且症状在冬季加重。
药物治疗
1、止咳祛痰药
- 作用机制与适用情况:止咳祛痰药是缓解支气管炎咳嗽、咳痰症状的重要药物,对于干咳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祛痰药能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出,减少痰液在气道内的积聚,缓解咳嗽刺激,常用的祛痰药有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氨溴索可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增加浆液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乙酰半胱氨酸能使黏稠的痰液变稀,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保护肺组织免受氧化损伤。
- 使用注意事项:祛痰药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尤其是空腹服用时更为明显,建议饭后服用,以减轻不良反应,应按照医嘱剂量使用,避免过量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2、抗生素
- 针对病因的用药策略:当支气管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感染、缩短病程的关键,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过敏史以及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是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常见病原体引起的,常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可能需要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或经验性使用更强效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但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 避免滥用的重要性: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未来治疗细菌感染变得更加困难,抗生素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随意更换药物。
3、解痉平喘药
- 缓解气道痉挛的作用:在支气管炎伴有喘息症状时,解痉平喘药可有效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的解痉平喘药有β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多索茶碱)等。β2 受体激动剂能够选择性地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 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达到平喘的目的,茶碱类药物则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细胞内 cAMP 浓度,发挥舒张支气管的作用。
- 个体差异与不良反应关注:不同患者对解痉平喘药的反应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在使用β2 受体激动剂后可能会出现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而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包括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剂量,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非药物治疗
1、雾化吸入疗法
- 治疗原理与优势:雾化吸入是将药物通过雾化装置变成微小的雾滴或颗粒,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少,在支气管炎治疗中,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祛痰药(如氨溴索)等,对于伴有喘息症状的患者,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和缓解气道痉挛。
- 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雾化吸入治疗时,患者通常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保持平静呼吸,将面罩或口含嘴紧密贴合口鼻或口部,确保药物充分吸入,每次雾化时间一般为 10 - 15 分钟,每天可进行 2 - 4 次,具体时间和次数需根据病情和医嘱而定,雾化吸入治疗后,应及时漱口,以减少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生,要注意雾化装置的清洁和保养,定期更换配件,防止交叉感染。
2、氧疗
- 适应证与重要性:对于支气管炎伴有低氧血症的患者,氧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当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低于 60mmHg 或血氧饱和度低于 90%时,应给予氧疗,氧疗可以纠正缺氧状态,改善组织器官的氧供,减轻心脏负荷,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尤其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氧疗方式与注意事项:氧疗方式包括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两种,鼻导管吸氧时,氧流量一般为 1 - 3L/min,可使吸入氧浓度达到 25% - 30%;面罩吸氧时,氧流量可适当增加至 4 - 6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 35% - 50%,在吸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神志等变化,避免氧中毒的发生,要保持吸氧装置的通畅和安全,定期检查氧气瓶的压力和流量。
3、呼吸功能锻炼
- 锻炼方法与益处: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支气管炎的康复,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有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是指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约为吸气时间的 2 - 3 倍,每次训练 10 - 15 分钟,每天 3 - 4 次,腹式呼吸则是让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双手放于腹部,用鼻腔吸气时腹部隆起,经口呼气时腹部下陷,呼吸要均匀、缓慢、深沉,长期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增加肺通气量,提高呼吸效率,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 循序渐进与持之以恒:呼吸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患者在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的建议,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生活护理与预防
1、饮食调理
- 营养均衡原则:支气管炎患者在饮食上应注重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呼吸道黏膜的修复;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对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 食物选择与禁忌: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和咳痰症状,要限制过咸、过甜食物的摄入,以免引起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烟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诱发支气管炎发作;酒精则会削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的机会。
2、环境调节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环境对支气管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影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室内空气新鲜,在冬季寒冷季节,可在通风时适当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要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在 50% - 60%为宜,这有助于湿润呼吸道黏膜,减轻咳嗽和咳痰症状。
- 避免有害气体和粉尘接触: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有害气体和粉尘,如烟雾、化学气体、花粉、尘螨等,在雾霾天气外出时,应佩戴防护口罩,减少有害颗粒物的吸入,如果工作环境中有较多粉尘或化学物质接触史,应做好职业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等。
3、预防感冒与加强锻炼
- 预防感冒的重要性:感冒是支气管炎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尤其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预防感冒对于控制支气管炎的发作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受寒,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
- **适度运动与免疫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