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扁平疣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给众多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它不仅影响皮肤的美观,还可能因瘙痒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了解扁平疣及其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扁平疣的病因与症状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当皮肤出现破损时,病毒更容易侵入并繁殖,导致扁平疣的发生,其症状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针头至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境界清楚,多为正常肤色或淡褐色,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微痒,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等处,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
常见治疗方法
(一)外用药物治疗
1、维 A 酸类药物
- 作用机制:维 A 酸能够调节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角质层细胞疏松脱落,从而有助于去除扁平疣皮损处的角质栓,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对扁平疣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常用的维 A 酸类药物如维 A 酸乳膏,每日涂抹 2 - 3 次,涂抹时要注意轻轻按摩至药物完全吸收,但需注意避免接触眼、口、鼻等黏膜部位,以免引起刺激反应。
- 适用情况与注意事项:适用于皮损数量较少、面积较小的扁平疣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干燥、脱屑、红斑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2、水杨酸类药物
- 作用机制:水杨酸具有角质溶解和角质剥脱的作用,能够软化并去除扁平疣表面的角质层,使药物更容易渗透到病变组织中,发挥抗病毒和抗增生作用。
- 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例如复方水杨酸搽剂,使用时用棉签蘸取适量药液,轻轻涂抹在扁平疣患处,每日 1 - 2 次。
- 适用情况与注意事项:适用于轻度扁平疣患者,由于其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皮肤刺痛、烧灼感等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对水杨酸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二)物理治疗方法
1、冷冻治疗
- 作用机制:利用液氮的低温使扁平疣组织的细胞内外形成冰晶,导致细胞脱水、皱缩、破裂,最终坏死脱落,低温还能破坏局部的血液循环,阻断病毒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治疗扁平疣的目的。
- 操作方法与过程:医生会使用特制的冷冻探头,蘸取适量液氮后,直接接触扁平疣皮损部位,根据疣体的大小和厚度,冷冻时间一般为 10 - 30 秒,每个皮损可重复冷冻 2 - 3 次,直至疣体组织变白、肿胀为止,治疗后局部会出现水疱、结痂,一般在 1 - 2 周内痂皮脱落,疣体随之脱落。
- 适用情况与注意事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扁平疣,尤其是皮损数量较少、面积不大的患者,治疗后局部可能会出现疼痛、水肿、水疱破裂感染等并发症,应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2、激光治疗
- 作用机制:激光产生高能量的光束,作用于扁平疣组织,瞬间气化或碳化疣体组织,使其被破坏清除,激光的热效应还能刺激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 操作方法与过程:根据扁平疣的大小、位置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和能量参数,治疗时,医生会将激光对准扁平疣部位进行照射,患者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灼热感或刺痛感,治疗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结痂,痂皮一般在 7 - 10 天内脱落,随着痂皮的脱落,疣体也逐渐消失。
- 适用情况与注意事项:适用于皮损较厚、较大或对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扁平疣患者,激光治疗后可能会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的风险,因此在术后应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直射治疗部位,要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电灼治疗
- 作用机制:通过高频电刀产生的高温,使扁平疣组织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和碳化,从而达到去除疣体的效果,电灼还能破坏疣体的血管组织,减少出血和复发的机会。
- 操作方法与过程: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使用电灼器对扁平疣进行烧灼处理,直至疣体完全被破坏,术后创面会形成焦痂,约 1 - 2 周后焦痂脱落,新的皮肤组织逐渐生长愈合。
- 适用情况与注意事项:常用于单个较大或顽固性扁平疣的治疗,电灼治疗可能会导致较明显的疼痛和术后瘢痕形成,因此在选择该方法时应权衡利弊,术后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创面护理,避免沾水和感染。
(三)免疫治疗方法
1、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 作用机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够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提高机体对人乳头瘤病毒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扁平疣的目的。
- 使用方法与疗程:一般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次 1ml,每周 3 次,3 个月为一个疗程,具体疗程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适当调整。
- 适用情况与注意事项:适用于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的扁平疣患者,在注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硬结、低热等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对卡介菌多糖核酸过敏者禁用。
2、干扰素
- 作用机制: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增强机体的免疫细胞活性,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起到清除人乳头瘤病毒、治疗扁平疣的作用。
- 使用方法与疗程:干扰素可分为局部注射和全身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局部注射时,将干扰素直接注射到扁平疣基底部,每周 2 - 3 次;全身注射则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确定剂量,一般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疗程为 4 - 8 周不等。
- 适用情况与注意事项:适用于皮损面积较大、数量较多或免疫力较低的扁平疣患者,干扰素治疗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
日常防护与注意事项
1、避免搔抓:扁平疣患者应尽量避免搔抓患处,因为搔抓会导致病毒自身接种扩散,使皮损增多增大,增加治疗难度。
2、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内衣裤,避免使用患者的毛巾、脸盆等个人用品,以防交叉感染。
3、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4、定期复查:治疗后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和有无复发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扁平疣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皮损情况、身体状况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日常护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有效的防护措施,大多数扁平疣患者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皮肤的健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