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03u百科知识网

发现糖尿病的人有什么感觉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初期症状分为以下几种。 

 时常饥饿。不得不说,饥饿感是糖尿病的初期症状一大特色,而且这种症状会一直伴随糖尿病患者。当一个正常人突然表现出食欲大增,并且喜好吃甜食时,我们就要留意这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之一。 

 口舌干燥。口渴是糖尿病的初期症状的典型表现。一般平时不怎么喝水的人,现在突然间水杯不离手,这时就要当心,有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初期症状表现。

 体重减轻。当你没有运动,没有吃减肥药,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体重突然减轻,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初期症状。因为在糖尿病的初期症状时,血液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使得糖尿病初期患者的体重突然减轻。

 眼病多发。视力减退,视网膜疾病突发等等,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的初期症状特征。 

 四肢麻痹。倘若经常出现手退麻痹或者阵痛,那就有可能是属于糖尿病的初期症状了。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状表现为夜间小腿抽筋。 

 便秘腹泻。糖尿病的初期症状有个特点那就是腹泻之后便秘,便秘之后又腹泻,如此循环往复。倘若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那就要怀疑可能是糖尿病初期症状,最好能够及时去医院进行确诊。

 精神萎靡。和许多其他疾病的初期症状一样,糖尿病的初期症状也包括精神萎靡这一项。其症状表现基本就是没有精神作任何事情,经常喊累,总是想睡。有时候糖尿病初期患者连走个路,上个楼都觉得没力气。

人得了病,不管是什么病,都要有个好的心态,不能让病打人吓死,要用釆观的心态战胜疾病。

人到一定年纪,病就要冒出,人不得病是沒有的,人们说的人老病出。就看你是怎么个调理,记住一些老人总结的经验,各人有病各人医,人的心理是这样的,只要不怕死,付么病都控制减缓。

就如糖水一样,有些人一旦知道了就被吓得神志丧尽,无病都被吓成有病,那小病也要吓成了大病,这就其如见不得阳光的枯草似的。增添了自己的精神负担,应该有好转的期会都会沒有了。

得了糖水病也沒多大希奇,也不过是忌吃糖制品,不断药等几样事就行了,也不能有悲观思想,那是现在有这么的医疗技术才分别出这样病那样病的,在以前落后阶段,什么都诊化不出,那也是好不好的,什么都沒有究忌,也不见得很块就死了,还不是都活到七老八十的很多。

自己乐观点,让家人也要放心点,可让其安心乐意地从事他们的事业,听从他们有利的建议不要犟,当我们不听从何时候,反会使他心里担忧,其实以前前人说的不错,一家有个病人,搞得一家都是“病”人,大家都处在一种紧张的心情状态。

发现糖尿病,其实就在去年。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我血脂高,后来再抽血,餐前餐后都抽了血,确定是糖尿病2型。当时我就蒙了,因为我知道只要有了这病,基乎什么东西都不能吃,终生不能停药,一直吃到死为止,自己平时又爱吃些偏甜的东西,就连稀饭都不能喝,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做重活,不能累着,不能多吃,不能喝酒抽烟,不能大鱼肉,不能熬夜……等等我当时绝望了,因为别人说得这病,寿命都要短好多,特别是看到自己想吃的东西不能吃,那是特别痛苦的事。当时是真的什么东西都没敢吃,整个人整整瘦了二十多斤,之前的衣服裤子穿着都松了好多,吊在身上,一点也不合身。老婆说瘦的太难看了,说还是胖点好。我当时想我哪想瘦呀,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后来我得知我的几个同事也有,大家在一起交流下,吃什么好,不能吃什么,慢慢的自己心态也调整了下。其实得这病心态很重要,尽量吃些轻淡食物,多喝水,多运动,別熬夜,药也是要按时吃的,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这就是我要说的,希望对你们有些帮助。

MMC患者采访:

患者1:

确诊一型糖一年多,刚确诊时自己感觉已经在认真控制饮食了,但仍然不是很理想,波动很大,稍不注意餐后十几。经过一年多不断摸索和学习,频繁测糖,严格控制碳水摄入量(每次吃饭上称),到了九个月左右突然血糖乖了,没那么敏感了。我现在坚持合理饮食,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一型糖的控制比二型难多了,需要糖友们针对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饮食、运动、作息计划,并长期坚持。虽然我才三十岁,虽然我也恐慌害怕,但只能硬着头皮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不放弃。友情提醒糖友们,夏天体能消耗大,注意携带糖果避免低血糖。认真对自己负责,管好自己就是关爱家人,一起加油!

患者2:

今年3月份查出得了糖尿病,开始非常沮丧,总觉得人生就这样了。后来经过医生的耐心讲解,家人的鼓励,学习糖尿病的知识,也慢慢能正视自己的病情。选择积极控糖,不仅饮食上注意,每天坚持跑步4公里,目前血糖稳定。糖友们一起加油吧!

患者3:

作为一个上个月刚确诊的1型糖人,现在餐后血糖已经控制在了5-7,感觉“管住嘴迈开腿”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得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真正调整好生活方式才能实实在在地控制好血糖。大伙儿都加油!

患者4:

作为一个18岁患病,有病25年的资深老糖友,在“管住嘴、迈开腿、好心态、常检查、多学习”15字方针的指导下,没有任何并发症。空腹血糖5个左右,餐后2小时8个以下,糖化6.5个左右。我知道,自己才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得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病吓到!糖友们,振作起来,用我们的坚强、坚持、坚韧战胜病魔,总有一天,高超的医疗技术会帮助我们摆脱恼人的降糖药和胰导素,迎接美好的明天!

门诊的时候有时会听到很多患者在一起交流,问,

“你刚得糖尿病时是什么感觉?”

通常患者都很有话说,他们会在就诊后还在一起聊,聊得投机的还会互留个电话,互加个好友,我听了听,偶尔交流下用药经验,更多的是说自己刚发现糖尿病时候的感觉。

老人聚在一起聊得会更多。

身体上的感觉

糖尿病人在身体上的感觉就是患者在发生糖尿病时的症状。比较典型的症状大家想必都非常熟悉了,如“三多一少”的症状,如吃得到,喝得多,尿的多,体重减少,但是很多人不一定会出现所有的症状,可能会出现一个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症状。临床上很多人是在查体过程中发现。

当然也有些人是在并发症已经出现了才发现自己有糖尿病的。例如眼底病变的、皮肤感染、妇科疾病或者心脑血管卒中的过程中发现。这时的症状通常是伴发症的表现。

心理上的感受

我曾经有一个病人,在诊断糖尿病经胰岛素注射治疗1年后来科里问,

“我真的得糖尿病了吗?我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胰岛素是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非糖尿病人使用可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或者生命危险,当然只有糖尿病人才能使用。

这个事情被年轻的医护人员当做笑话来讲,但是其实这也是糖尿病人心理变化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病人接受的时间比较长,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的也比较少,又不太善于学习。

癌症病人在得知自己患病时一般都会经历几个时期,即震惊否认期,愤怒期,磋商期,忧郁期和接受期,糖尿病作为慢性病,一般也会出现这样的时期,很多患者不能接受,会出现情绪的异常。

这都是正常的,作为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理解患者的这种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安抚措施,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来有利于患者接受和治疗。

患者能够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帮助下,积极与专科医生进行沟通,说出自己的困惑,解决自己的问题,尽快进入接受期,平静情绪,接受事实,改善心情,认真面对疾病可能对自己的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