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过什么育儿方法实用而有效
首先,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要孩子表现好就表扬,做错事就指责他。每个人都会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教孩子用成长的心态和思维来面对每一次的经历,不管是成功还是错误与失败,而不是用我们的情绪来绑架孩子。
其次,面对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内在需求,引导并告诉他如何识别情绪、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家长的以身作则很重要!
最后,我认为学习和爱是所有家长的天职。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育儿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不同年龄阶段都需要不一样的育儿方法。所以,育儿是一场修行,养育孩子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教育也要因材施教。但最正确的育儿方法一定是陪孩子一起成长,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自身问题的投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那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吧!
你用过什么育儿方法实用而有效?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生活即教育。
怎么来解释:
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认知特点做好相应的教育。别说两2周岁之前,孩子的认知,主要处于认识事物,知道物品的名称。当我们外出时,在家里时,随时随地丰富孩子事物的名称,告诉孩子这个东西叫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可以用来干什么。年龄小的时候,只要告诉孩子这个东西叫什么就可以了。慢慢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对于物品的输入的概念再多一些。
二、2周岁左右的时,可以开始对周围环境的符号进行认识。比如:安全出口,剪头的方向等代表的意思。当我们在公共场所,看到“安全出口”,就可以给孩子认一认。外出时,男女厕所的标志等。
三、孩子稍微大一点了,表现出对一些事物的兴趣萌芽,这个时候就可以告诉一些概念,进行一些操作,或者说实验,帮助孩子感清楚他了解这一事物。
四、当孩子表现出这一年年龄特有的特点时,也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相关的培养。比如前一段时间我三周岁刚到的女儿,喜欢把鞋子一双一双排列整齐,竖着排,谁弄乱了,她会很生气。我意识到,她这个秩序的敏感期到了。所以我就特地给他看了一本书,叫《一起一起分类病》,就是讲分类的,她对这本书很喜欢,在整理东西的时候,会按照这个书,进行一件一件的分类。另外还给她看了一本排序的书,但是她对排序的概念还不是很理解。
五、教给他知识的时候,尽量用生活中的东西。比如看书的时候看到圆形,那么就可以问问他,家里哪些东西是圆形的?让他找一找。
六、带他参与到你的工作中来,比如说你会洗菜做饭,那么可以让他帮助做一些择菜的工作。当你在抹桌子时,你可以让他帮忙把桌上的一些物品放到旁边。
七、多让他进行自我服务的工作。穿衣,穿鞋,吃饭等。每一次的自我服务都是锻炼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坚持性。
八、多鼓励表扬他,表扬不是仅仅用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些词。而是把表扬落实到某一个点上,描述他所做的事情,他所做的努力。比如:刚刚我看你穿袜子,套来套去套套不上,心里有点小着急,但你坚持了很久,试了很多次,最后终于套上了,穿好了袜子,表扬努力的你!
九、用比赛的方法。孩子大一点,可能有一些事情,他不愿意去做。这个时候你可以说,妈妈跟你比赛,看谁先完成。这招在我两个孩子身上,都屡试不爽。
以上是我生活中的育儿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源于网络
1、真诚的赞美
当孩子做了很赞的事情或者行为之后,给予真诚的赞美。真诚就是就是论事,而且需要很具体:小宝,你今天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妈妈觉得你乐于分享,我为你感到骄傲!
2、及时反馈
手头上在忙的事,只要她提问或者需要帮忙,我都会停下手中的活去应答,最后也可能是她自己就能完成或者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完成。
3、制造仪式感
早上一个早安吻或者一个拥抱,或者一句晚安,在细节处去浇灌孩子。
4、多链接孩子感受,做到共情
如果做了不好的事,孩子已经知道错了,我们不应该当面指责她。因为问题会随着你的不断反复强调 ,不断在强化她对这件事的印象,本身不过是无意识的事,最后还是被我们硬生生的给培养出来,非常得不偿失。
5、和善而坚定
当孩子哭着喊着要买一个玩具或者提出一些要求,如何拒绝也是门艺术。蹲下来,平视着她的眼睛,温柔的问:“看的出来你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想把她带回家吧?如果你觉得你现在情绪不能平复,那我在这里等你一会儿,我们等会儿再沟通怎么处理。”当你说了这句话 时候,基本上孩子也没有那么大的负面情绪了,妈妈是在等着我一起商量呢,事情还没到最后一步,如果说服妈妈呢?
你看这样孩子的关注点就不单单只是玩具本身,而是在思考其他层面的东西了,因为这会儿的她并不孤单。
“你看,我们已经约定了一个月买一个玩具,而且家里有非常多类似的玩具了呀!所以,妈妈今天不能答应你买这个玩具噢!”
6、尽量不大吼大叫
做到这点,真的很难!每次我一大点声,孩子就会提醒,妈妈能不能温柔点说话,家长也需要让自己变得平和多一些,在正面管教线下课的时候,我们模拟父母高高在上的指责、谩骂的时候,这个时候真的非常难受。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蒙上了很多的阴影,我们自己值得反思
7、以身作则
想要孩子变得爱学习,自己要以身作则。不能一边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在一边玩手机吧!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什么流传至今,环境对人真的很重要。
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这一块都无形中给孩子树立榜样。
8、经常对孩子说:“有你,妈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还有很多很多,育儿路上欢乐多,等待我们不断解锁噢!
1、我觉的从小有效的陪伴最有效,注意是从小有效”的陪伴,不是你心不在孩子身上的陪伴,如果用心你会发现孩子那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开始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学习,请教等,像现在您就在请教,但是您如果不在身边陪伴,或者是沒有效的陪伴,那么您连发现问题的机会都没有,何谈育儿,根本一头雾水。而且要从小,长大了习惯、性格、等已养成,要纠正很难。
2、多多学习,吸取精华: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多多学习,学习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找出最合适的方法,您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能够用在别的孩子身上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他,只有多多学习,吸取精华—适合您孩子的精华。
3、爱心、耐心、恒心。育儿过程是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遇到问题—再解决的过程,每天都有新问题,没有爱心、耐心、恒心。什么好的育儿方法都没效。
《蓉蓉生活育儿》认为做到了上面几点,没有什么育儿问题不能解决,人是最会解决问题的。现在别说育儿,很多东西都可以在万能的网络上找到适合你的解决之道。《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抖音里点赞最多的育儿集合:
陪孩子写作业的4种错误方式,只要一条你的孩子离学渣就不远了
1、代劳型家长:遇到难题,直接说答案剥夺孩子思考过程,形成依赖。
2、监督型家长:全程指令不断,孩子压抑又紧张讨厌写作业。
3、抱怨型家长:在孩子耳边传达各种负能量,让孩子产生负罪感丧失学习兴趣。
4、干扰型家长:在旁边一边玩手机,一边唠叨,分散孩子专注力。
如果您是家长,你该如何看孩子写作业呢?
孩子做事拖延,有三个原因
1、父母自己做事拖拖拉拉,同事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2、孩子对要做的事情缺乏动力和兴趣,父母缺乏互动和培养。
3、孩子做得不好,父母经常批评打击,内心缺乏自信。
孩子总是做坏事,忍不住打他怎么办?
我问他孩子都做了哪些坏事?他说,我一上厕所,他就进来捣乱,
这位粉丝只看到坏事却忽略了孩子的需求
他是想和你在一起,希望得到关注
所谓的坏事,恰恰是好事,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负面解读孩子的行为,他只会越来越坏,
你对他有多少善意,他就能生出多少智慧。点个赞吧
孩子模仿父母时,父母应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开始穿大人的鞋子,穿大人的衣服,那么父母就要注意了,孩子已经开始在模仿大人了,孩子所有的行为和认知都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多学习,那么父母就应该在家里多看书,给孩子建立一个学习型的家庭,如果你希望孩子懂礼貌,那么你就要注意言行举止,
如果你希望孩子性格开朗,那么就要父母双方多多互动,多多沟通。
如果你担心孩子将来叛逆不听话,那么一定要提前让他吃这三种苦
1、生活的苦,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如果一个孩子叛逆,那么他平时一定衣食无忧,父母对他百依百顺。
2、教养的苦:心里有他人,才懂得感恩,心里有规矩,才懂得克制自己,这些都要从教养开始。
3、学习的苦:学习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是通往成功最近的路,今天吃不了学习的苦,将来要吃生活百倍的苦。
挣钱和陪孩子哪个更重要?很多父母都做错了
0-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最重要时期,谁陪伴的时间多,孩子就和谁亲,
3-12岁孩子经历各种关键期和敏感期,是培养人格的关键期,
12-18岁是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没有正确的引导和陪伴,每个时期都可以轻松的毁掉孩子一生,
钱什么时候都可以赚到,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育儿正确方法和经验
1、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2、放下身段,把眼睛放在和孩子一般高的位置,和孩子一起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很优秀的。
3、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无论你什么样我都爱你,只是你的一些错误行为会让我不喜欢。
4、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5、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6、理解孩子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希望,当你拍拍他或摸摸他的头,他们就会领会其中的善意,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爱的大门。
育儿方法与技巧
理解、尊重、信任孩子
学业生涯漫长,学习枯燥,父母在遇到孩子的学习问题时不能急于求成。
如果父母总是压抑孩子,不但不会激励孩子学习,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阻碍孩子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所以,父母一定要理解、尊重、信任孩子。例如,当一个孩子不会背英语单词或做数学题时,他的父母应该鼓励他说,“我相信你很聪明,但你现在就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以你的智商,总有一天你会做出来的”。
在类似的情况下,父母这样做,他会对自己有信心,成绩也会提高。
2,帮助孩子增强对学习的掌控感
家长在家里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分配自己的时间,主动完成作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在被督促,而是在分配自己的时间学习。
久而久之,孩子会有独立的感觉。孩子们越早养成这个习惯,他们长大后就越不容易厌倦学习。
父母要给孩子一种生活学习的掌控感,不要让孩子有被强迫的感觉。如果他们被强迫,他们会阻止他们的孩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