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产后护理对于新妈妈们的身体恢复至关重要,尤其是伤口护理,若处理不当引发感染,不仅会延缓康复进程,还可能给新妈妈带来额外的痛苦,了解如何科学地进行产后伤口护理与感染预防,是每位产妇及家属必修的一课。
了解产后伤口类型
产后伤口主要分为自然分娩侧切伤口与剖宫产手术切口两种,自然分娩时的会阴侧切伤口相对较小,但因位置特殊,易受尿液、粪便污染;剖宫产伤口则较大,愈合时间较长,需更加精心护理,无论是哪种伤口,在产后初期都处于开放状态,为细菌入侵提供了机会,因此预防感染是护理的关键。
保持伤口清洁
1、自然分娩伤口清洁
- 每日用温水轻轻冲洗外阴,从前往后,避免污水逆流至会阴切口处,冲洗时动作要轻柔,防止用力过度拉扯到伤口。
- 便后更要注意清洁,可使用柔软的卫生湿巾轻轻擦拭,确保粪便不残留在伤口附近,如果条件允许,每次如厕后最好能用温水冲洗,保持伤口周围皮肤干爽。
2、剖宫产伤口清洁
- 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一般术后前几天,伤口会有少量渗液,这是正常的组织修复过程,当敷料被渗液浸透或弄脏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更换,以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 在伤口拆线前,避免伤口沾水,以防感染,如需擦身,可用湿毛巾轻轻避开伤口部位,或使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后再进行擦拭。
注意个人卫生
1、勤换内裤
- 产妇应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每天更换 1 - 2 次,更换后的内裤要及时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消毒,利用紫外线杀灭细菌。
- 内裤的大小要合适,不能过紧,以免摩擦伤口,影响愈合。
2、保持病房环境整洁
- 病房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至少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空气中细菌的密度。
- 定期更换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保持床铺干净整洁,家人探视时要控制人数,避免过多人员进出病房带来外界病菌。
合理饮食与休息
1、均衡饮食
- 产后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多吃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和生长。
-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如橙子、柠檬富含维生素 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利于伤口愈合;菠菜、西兰花等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预防便秘,减少排便时对会阴伤口的压力。
2、充足休息
- 产妇身体虚弱,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尽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白天可适当午休。
- 采取舒适的体位休息,侧卧时可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软枕头,减轻会阴伤口的压力;平躺时也可将臀部微微垫高,缓解腹部对剖宫产伤口的牵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1、查看伤口外观
- 每天定时检查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渗液增多等异常现象,正常的伤口应该是逐渐愈合,颜色由鲜红变为粉红,无明显疼痛,如果出现伤口发红、肿胀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或有脓性分泌物渗出等情况,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应立即告知医生。
2、关注身体反应
- 留意自身是否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产后轻微发热可能是生理性乳胀等原因引起,但如果体温持续升高超过 38℃,且伴有伤口异常表现,很可能发生了伤口感染,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产后伤口感染预防是一项系统且细致的工作,从保持伤口清洁到注意饮食休息,再到密切观察伤口变化,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产妇和家人应高度重视,遵循医嘱,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为产妇的身体康复创造良好条件,让新妈妈们顺利度过产后这段特殊时期,迎接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