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提,普拉提教练证怎么考取

03u百科知识网

普拉提是什么

为什么叫做普拉提呢?

首先普拉提是一项运动,它是由约瑟夫•休伯斯特•普拉提创造的用来锻炼的一种运动体系,发源于德国。由于普拉提在年幼的时候体弱多病,以至于后来他对身体锻炼涉猎广泛,其中包括健身、体操、瑜伽、功夫等,当他14岁的时候就完美的发展了他的肌肉组织。

当他30岁之前,它搬到了英国,在那里他做过拳击手、马戏团演员和自卫训练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他被关进了一个集中营,在那里他一直在教授和改进他的垫上训练系统,他自己称它为“控制学”。

战后普拉提回到了德国,并与舞蹈和体育锻炼方面的专家合作,进一步完善了他的训练系统。

并在42岁的时候,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从德国搬到了美国纽约,和妻子克莱拉创办了第一个普拉提工作室。并很快在著名的舞者圈中流行开来,由于这项运动在自身意识与身体控制方面有卓越的表现,特别是在核心能力的增强上。

普拉提的运动形式

主要表现在垫上训练与普拉提的器械训练上

普拉提的灵魂所在

  • 第一普拉提是一种运动体系

最本质的来讲普拉提能增强核心的力量,让自己意识到自身控制能力的提升,是一种追求平静且更为自省、精致的训练

它更深层次的作用是将身体、意识和精神的完全统一,均衡的融入到各项训练中,以致达到最完美的姿势。

因此追求身体、意识和精神的平衡将是每一位训练者必生的旅程。

  • 第二普拉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训练如果脱离了日常生活,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无法长久的服务于大众。然而普拉提更像是一位智者,教会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与点滴,在课上千百次的重复训练形成的潜意识活动与日常生活的内在节奏相联系。就像你在排队点餐时,潜意识里保持头部的居中和脊柱的正确排列,利用能量工厂“核心区域”自然维持身体稳定,从而达到轻松的运动状态。

这样的练习将明显的使你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为优雅和平衡。

  • 第三普拉提是一种自我的重新认识

崇尚生命自然法则,追求真实自然的健康。现代人们绝大多数的疼痛与病患都是因为违背了生命自然的法则,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看电视,摄取过量的食物,习惯开车,乘坐电梯,很少走路,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大大的埋没了我们身体的本能。我们不断的追求物质上的发展与完善,却完全的忽视了我们自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损失。我们应该重新的认识自己,爱护自己,从此刻开始。

说了这么多,想必你也应该对普拉提有了初步的了解,最终的领悟还需要你不断的习练。这个过程就像你重新学习爬行和走路一样,不断探索。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触到普拉提或者选择这项运动作为健身方案,如果你有幸参与其中,尽情享受它的奇妙之处吧。

  普拉提之前是康复训练的一种,现在是风靡全球的健身减肥运动。

  "普拉提的精随",就是建立普拉提的六项原则,分别是呼吸、中心、控制、专注、流畅、准确

  六大原则彼此息息相关,每一项皆在运动训练中扮演重要角色。

  透过这六大原则,学习整体身体认知。

  你控制你的大脑,你的大脑控制你的身体

  经过不断的练习,达到身体力量与弹性的基础,让身体更平衡。

  普拉提的目的

  • 以独特的呼吸法配合动作,刺激强化身体中心肌群〈深层腹肌、背肌、及骨盆底肌群〉,以达到保护脊椎、内脏的功能。

  • 规律练习可提升身体的均衡性〈改善及预防脊椎侧弯、高低肩、骨盆歪斜等〉矫正不良姿势。

  • 有效整合及导正大脑-神经-肌肉之间的活动模式,唤醒弱势肌肉,使全身肌肉有效率的做功。

  • 提升对肢体的协调性及控制力。

  • 强化肌力、肌耐力及肌肉的迅发力。

  • 增加腹部紧实,雕塑身体优美曲线。

  • 预防运动伤害,及伤后复健,有效改善肩颈酸痛及下背问题。

  什么是'核心肌群'?

  所谓的核心肌群,简单的说即泛指肋骨以下、骨盆以上这个区域的所有肌肉,身体前方有腹直肌、腹内外斜肌、以及腹横肌,侧后方则有腰方肌、竖脊肌以及多裂肌,这些肌肉协助人体维持直立姿势。

  谈到"核心复健运动",最重要的莫过于"腹横肌"以及"多裂肌"两组肌肉。腹横肌以及多裂肌构筑成一筒状结构,提供腰椎支撑的力量,有强壮的核心,就像身上穿了一件"<马甲>"保护着脊柱,可以预防伤害的发生。

  普拉提与瑜伽的差异为何?

  普拉提

  • 动作是流动顺畅的。强调的是以"动"来挑战核心肌群的"不动"之稳定性

  • 以"侧胸式"、"侧后式"呼吸搭配骨盆底肌群的控制,来稳定内脏的腔室,达到刺激心肺及内脏又可避免内脏被不正常的推挤

  • 强调肩胛带、脊椎、骨盆的定位手及脚的定位,有一定的标准可做为训练的依据,因而可准确的避免、调整,身体两侧、前后侧的不均衡

  • 须以头脑控制身体的活动,并单独区分肌肉来训练,强调(专注力)借以整合大脑、神经、肌肉之间的控制,教导使用正确的"肌肉做功"来达成动作,进而 达到"导正"身体错误的活动模式。

  瑜伽

  • 停在某一个姿势下,训练肌肉的耐力、柔软度及刺激腺体

  • 多数以腹式呼吸搭配(体位法)来刺激内脏

  • 动作得幅度、达成,会因为个人的感受不同而有差异

  • 强调身心灵的平衡,并最终以精神上的宁静为主。

  

普拉提是什么?和瑜珈有什么不同?

普拉提练的是〔核心〕,瑜珈更注重〔柔韧性〕。通俗地说,普拉提会让你变得紧致,而瑜珈会让你变得很柔软。

普拉提的历史

说到普拉提,必定想到 约瑟夫·普拉提(Joseph Pilates),他出生于德国,他父亲是一名体操运动员,而普拉提曾经也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和健美运动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当局与其他德国公民一起在兰开斯特城堡(Lancaster Castle)拘捕了他,在那里他教授摔跤和自卫,他吹嘘自己的学生会比拘禁前变得更加坚强。后来,他被转移到马恩岛克诺卡洛的另一个拘留所。在那段被休息的期间,他开始深入而全面研究体育锻炼系统的概念,他本人称之为“控制系统”。普拉提运动方法的早期使用包括重伤退伍军人的康复。

他的著作《通过控制系统恢复生命》 (Return to Life through Contrology)中介绍了他的方法,并将其作为控制运动的艺术,适当地表现出来的外观和感觉就像是一种锻炼(而不是一种疗法)。如果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普拉提可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力量并增强全身的控制力和耐力。

我理解的普拉提

普拉提是一项让人身心健康的运动,是其他运动的基础和补充,可以增加核心力量、专注意识、更具备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据说对身体有修复作用,我目前练习的强度还没有体会到这点。

普拉提的原则

普拉提着重于调整,呼吸,发展坚强的核心以及改善协调和平衡。由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组成的核心通常被称为“力量”,被认为是人的稳定的关键。

我各用一句话来简单解释下我对普拉提十项原则的理解:

【意识】保持意识清醒,让头脑和身体统一。

【平衡】均衡地锻炼到身体各个部位和各肌肉群,力量和柔韧等多种要素结合,以及身体的对称锻炼。

【呼吸】呼吸在普拉提里尤为重要,让呼吸贯穿全身。(这点以后专题展开)

【专注】意识与专注是紧密相关的,互相结合的,有了思想集中感受运动的意识,还要有对运动认知的专注力。

【重心】找到身体的中心,不同的人会不同的重心,男生和女生也不同,寻到自己的,感受之。

【控制力】有了意识与专注后,通过重复练习后,可以对身体更有控制力。

【高效】碰到困难和要求很高的动作,要让自己有意识的放松下来。(转移意识是不是在生活上也能派上用场?)

【流畅】这需要自我熟练或者请私人教练来慢慢达到连贯流畅。

【精准】精准度是普拉提练习的基本要素,也是精通之路的重要阶段。(加油)

【和谐】这是最高境界了,获得重生吗?哈哈

普拉提是利用弹簧、阻力带、健身球等器械或自身体重来锻炼肌肉的一种运动,最早是被作为一种运动疗法创造出来的。

它的重点在于锻炼深层肌肉、加强人对核心肌群的控制,改善人脑对肢体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神经感应和支配,改善体态

减肥最重要的一点是消耗的热量>摄入的热量。任何能消耗热量的运动都有助于减肥,当然也包括普拉提,其优势更多的是在塑形。减肥效果还要看你练习的强度、是否能坚持。

下表是在进行初级水平的普拉提训练后,平均热量消耗情况:

接下来我先介绍几个普拉提的经典动作,让你有个更直观的了解。再说一说普拉提到底是什么,以及它的优势、禁忌。


普拉提的经典动作


普拉提≠瑜伽,而是源自运动医学,有缓解酸痛、改善体型等作用

普拉提包括500多个动作,是约瑟夫普拉提夫妇结合了瑜伽、舞蹈、拳击、太极等多种运动创造的,能针对人体不同肌肉进行强化训练,有着治疗性的作用。

因为直观上看普拉提和瑜伽的动作相似,所以许多人误以为普拉提是一种瑜伽,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普拉提强调对肌肉的物理性锻炼,而瑜伽更注重于呼吸、精神与身体的融合。

上表列出了两者的主要区别。而坚持练习普拉提能够:

  • 锻炼身体意识,使训练者下意识的注意自己的动作,日积月累,能从日常活动中改善体型,例如,做饭和刷牙属于收腹和下沉胛骨的训练,而在普拉提的帮助下,它们的效果会更好;
  • 训练大脑并改善身体的对称性和协调性,让训练者了解一些错误姿势和身体疼痛之间的关系,并注意自己的坐姿、站姿以及活动方式。

  • 锻炼身体核心区域,普拉提能够锻炼背部和腹部肌肉,使肌肉和身体更加灵活、协调。

  • 正确的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酸痛,比如能够通过锻炼提高支撑脊柱的肌肉稳定性,缓解背痛(因为背痛的原因有多种,贸然开始可能伤害自己,一定要先看医生确定痛因)。


练习普拉提需要注意什么?

  • 初学者最好从简单的动作开始,再逐渐过渡到有难度的动作。

  • 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的女性或者患病的人,在开始锻炼之前要征得医生同意。

  • 锻炼时需保证动作正确和规范,初学者可参加训练班或使用训练视频。

  • 若运动中感到身体不适或剧烈疼痛,请及时就诊并寻求专业意见。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团队整理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想了解更多权威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