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白什么叫彩礼吗
1949年前,“彩礼”是买断妇女价款的代名词,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彩礼”成为了增添喜庆的象征性行为,大多是新郎给岳父母买两套新衣和一些传统物件以表敬意。可惜这样的良好风尚才几十年就被如今的新“彩礼”妖风吹垮了,结婚不再是因为感情,而是钱。妇女再次沦为了讨价还价的商品,与1949年前不同的是,1949年前是因为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强迫下,妇女被迫成为了商品,而如今则是女人自己丢掉人格把自己变成了商品,甚至还比拼着谁的价格卖得更高,这样的自贱只为一个目的,钱!!!
所以说现在的很多结婚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婚姻,而是买卖和合伙,利尽而散是必然,所以离率就直线上升了。
彩礼这个东西其实很多历史类型的电视剧都有很好的解释。
比如前段时间的知否,很多的场面都有提到彩礼,其实就是聘礼。聘礼都是根据自己情况来的,不像今天是一个地方一个标准,而是自己的情况,也就是能力以及社会地位来决定的,不管彩礼的多与少,其实就是代表一个意思,说明男方家有这个财力可以好好养活女方。
对应的也就是回礼了,也就是嫁妆,历史剧中经常会讲到帮女儿准备一份好嫁妆等等的话,因为古代没什么大事儿是不回娘家的,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解决,所以为了防止公婆欺负,就要证明我们不是卖女儿的,我们家不差你们家,就会用嫁妆来证明,这笔钱之后会由女儿继续掌管,一是给女儿一个财富保障,二就是不会被公婆瞧不起。
说白了彩礼与聘礼都是相辅相成的,其实代表的含义也就是门当户对,只不过到了现在,很多都歪了,一味的追求彩礼,像卖女儿一样的要钱,还觉得很光荣,确实成为很多地方的正常情况,如果真的看看很多地方会发现经济发展越好的地方,反而遵循的传统越好,我是山东的,记得以前我朋友说娶媳妇要找烟台的因为那边基本彩礼就是个形式,还有嫁妆,比如男方买房,女方就负责装修或者陪嫁车,或者双方一起买房,总之就是为了小两口日子过得好为宗旨,不像很多地方,给两口子徒增负担
彩礼是我国结婚一项民俗, 是指为了订立婚约,男方给女方一定聘礼或钱财。目前基于彩礼数额越来越大,婚后短暂生活一方便想离婚的现状,因此产生了有很多婚约财产纠纷。纠纷期间,女方往往把持彩礼不予返还,造成男方家庭一定的生活负担。
彩礼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是可以主张返还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了三种返还情形: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当然,法院还要参考夫妻生活期间的花销、共同生活时间、双方家庭情况等因素酌情确定返还彩礼的具体数额。
不明白。我们一家四个女姊妹结婚时都没有跟男方要过彩礼。不是不想要,是我们确实不知道彩礼是个什么鬼?从恋爱到结婚都是很自然的事,结婚更是你情我愿的事。男女双方谈到末了去要钱,这不是很可笑的事吗?不愿意,你就不要嫁就是。要钱,就是明摆着把自己当成一件物品,从恋爱关系变成了卖买关系。我从网上知道如今的农村人只要养女的就借结婚的名义,向男方狮子大开口。由于是金钱关系,双方没有感情基础,有的结婚沒有多长时间就离婚另嫁。带着孩子都好意思问人要彩礼。这种婚姻有幸福可言吗?他们想过没有,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吗?我原来还对农民有点好感,现在我很担心我的儿子谈一个农村的女生。不是瞧不起农村的,是因为我们只有几个吃饭的退休金,农村人开口闭口都是钱,我们城里的普通老百姓高攀不起!只能找门当户对的人家的有一定教育的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