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胃部不适已成为许多人的常见困扰,胃溃疡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胃部疾病,正悄然影响着众多人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它犹如一颗隐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一系列令人痛苦的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与痛苦。
胃溃疡的定义与发病机制
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内壁黏膜或更深层次的溃疡性病变,当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受到破坏,无法有效抵御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的侵蚀时,就会导致胃壁受损形成溃疡,正常情况下,胃黏膜能够通过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来保护自身免受胃酸的侵蚀,同时胃黏膜细胞也会不断更新修复,当某些因素打破这种平衡时,就容易引发胃溃疡。
胃溃疡的病因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够在强酸性的胃内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它可产生尿素酶水解尿素生成氨,中和胃酸,从而在胃黏膜表面定植并引发炎症反应,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进而使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最终引发胃溃疡。
(二)药物因素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是导致胃溃疡的常见药物因素,这些药物在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同时,会抑制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以及维持胃黏膜血流的作用,当其合成被抑制后,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弱,容易被胃酸侵蚀而形成溃疡,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肿瘤化疗药物等也可能损伤胃黏膜,增加胃溃疡的发生风险。
(三)不良生活习惯
1、饮食不规律: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都会对胃造成不良影响,长时间不进食会使胃酸分泌后没有食物中和,直接刺激胃黏膜;而暴饮暴食则会在短时间内使胃过度扩张,增加胃的负担,容易导致胃黏膜损伤。
2、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黏膜的血液供应,影响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尼古丁还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害。
3、饮酒:酒精具有直接的刺激性,可破坏胃黏膜的脂蛋白层,使胃酸直接接触胃黏膜,引起黏膜损伤,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增加胃溃疡的发生几率。
4、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会使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失衡,导致胃部血管痉挛、胃黏膜缺血缺氧,从而使胃黏膜的抵抗力下降,精神压力还可影响胃的蠕动和排空功能,使胃酸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
胃溃疡的症状表现
(一)上腹部疼痛
这是胃溃疡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剑突下或偏左,常呈隐痛、胀痛、灼痛或绞痛样,其疼痛具有一定的节律性,一般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出现,经 1 - 2 小时后逐渐缓解,部分患者的疼痛还会在夜间发作,影响睡眠质量,这种疼痛的产生是由于进食后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胃酸刺激溃疡面而引起的。
(二)消化不良症状
患者常出现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嗳气是由于胃内气体增多,通过食管排出体外时产生的声响;反酸则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而引起烧心感;恶心和呕吐多由胃内炎症、食物刺激或幽门梗阻等因素导致,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有时可能含有血液或呈现咖啡渣样。
(三)食欲减退与体重减轻
由于胃溃疡导致的胃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患者往往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长期如此,会使身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导致体重逐渐减轻,体重减轻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进一步加重病情。
(四)出血症状
当胃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可导致出血,轻者表现为大便隐血阳性或黑便,重者可能出现呕血,并伴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症状,胃溃疡出血是由于溃疡底部的血管破裂所致,如果出血量较大且未及时得到救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五)全身症状
对于久治不愈的胃溃疡患者,由于胃部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心慌、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反映了胃溃疡对身体造成的系统性影响,提示患者的身体状况已经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害。
胃溃疡的诊断方法
(一)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溃疡的“金标准”,通过胃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胃内黏膜的情况,清晰地看到溃疡的部位、大小、形态、深度以及周围黏膜的状态等,还可以进行活检,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溃疡的性质,排除胃癌等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二)X 线钡餐检查
患者口服硫酸钡充盈剂后,通过 X 线透视或摄片,可以间接观察到胃的形态、轮廓以及胃黏膜的大致情况,虽然 X 线钡餐检查的准确性不如胃镜检查高,但对于一些不适合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如年老体弱、有严重心肺疾病等),仍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三)幽门螺杆菌检测
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通过胃镜取组织)、13C 或 14C 尿素呼气试验、粪便 Hp 抗原检测、血清学试验等,检测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明确病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胃溃疡的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原则
1、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胃溃疡患者,需要进行规范的抗菌治疗,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加上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和一种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疗程一般为 7 - 14 天,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以显著降低胃溃疡的复发率。
2、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或 H2 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来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减轻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促进溃疡的愈合,一般情况下,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优于 H2 受体拮抗剂,且作用更持久。
3、保护胃黏膜: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害,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
4、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对于腹痛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对于恶心、呕吐明显的患者,可给予止吐药物;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适当进行心理疏导或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二)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持营养均衡,要注意细嚼慢咽,减轻胃的负担。
2、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增加胃溃疡的发生风险,应尽量戒烟,限制饮酒量,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3、合理用药:避免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这些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以减少药物对胃的副作用。
4、减轻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会对胃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5、定期体检:对于有胃溃疡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溃疡并及时治疗,尤其是 40 岁以上的人群,应更加重视胃镜筛查的重要性。
胃溃疡是一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措施,对于我们预防和应对胃溃疡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己的胃部健康,一旦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避免胃溃疡带来的严重后果,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爱自己的胃,守护身体的健康防线,远离胃溃疡的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