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这个看似寻常却威力巨大的“健康杀手”,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每年,当流感季节来临,它就像一个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给无数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工作学习的困扰,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后果。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的症状往往更为严重,其传染性也更强,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发全球性的大流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迅速在全球蔓延,影响了数十亿人的生活,这场流感大流行不仅让人们遭受了病痛的折磨,也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校停课、企业停工、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等场景至今仍让许多人记忆犹新。
流感的传播途径较为多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流感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吐痰时,会喷出含有大量流感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悬浮在空气中,周围的人如果吸入了含有病毒的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流感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比如接触了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机等,然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等部位,也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这种隐蔽而又广泛的传播方式,使得流感极易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商场、公共交通工具等,一旦有人感染,很容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从症状上来看,流感通常起病急骤,患者往往会突然发热,体温可达 39℃甚至更高,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咽痛、干咳等不适症状,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全身症状更为明显和严重,患者的精神状态通常较差,食欲也会受到影响,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即使经过及时治疗,也可能留下后遗症,如听力受损、智力障碍等。
在预防流感方面,疫苗接种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到流感病毒时,这些抗体就能够发挥作用,阻止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从而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全球流感病毒的监测情况,推荐每年的流感疫苗组份,以确保疫苗能够对当年的流行株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除了接种疫苗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后以及触摸公共物品后,能够有效地减少手部病毒的数量,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流感高发季节,如果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飞沫的传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开窗换气,也有助于减少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加强锻炼、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使人体更好地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
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多种预防措施,但每年仍有大量的人感染流感,这一方面是因为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较快,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部分人群对流感的危害认识不足,忽视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在治疗流感方面,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如退烧药、止咳药、缓解鼻塞的药物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帮助患者度过疾病的急性期,但对于重症患者或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尽早使用,才能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流感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应对流感的挑战,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流感防控工作的投入,完善流感监测体系,加强对流感疫苗的推广和管理,确保疫苗的供应充足和质量可靠,医疗机构要提高流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做好流感患者的救治工作,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流感防控知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作为个人,我们更应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流感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它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只有充分认识流感的特点和危害,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在流感来袭时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减少流感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损失,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抗击流感,迎接每一个健康、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