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产后卫生巾作为产妇产后亲密的“伴侣”,在特殊时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更换它不仅能保持私密部位的清洁,预防感染,还能让产妇在产后恢复过程中更加舒适安心,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产后卫生巾正确更换的方方面面。
了解产后恶露与卫生巾选择
(一)恶露分期及特点
产后恶露是指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这是产妇产后身体正常变化的一部分,恶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血性恶露:产后最初 3 - 4 天,量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红细胞、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产后 4 - 14 天左右,颜色变淡,呈淡红,浆液增多,含较多宫颈黏液、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3、白色恶露:产后 14 天以后,持续 3 周干净,色泽较白,黏稠,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等。
(二)不同阶段卫生巾选择
1、产后初期(血性恶露期):建议选择夜用型加长、吸收量大的卫生巾,如产妇专用的产后卫生巾,长度一般在 40 - 50 厘米左右,能够应对恶露量较大的情况,防止侧漏。
2、产后中期(浆液恶露期):可选用标准长度的产妇卫生巾或日用型卫生巾,长度约 24 - 28 厘米,此时恶露量逐渐减少,但仍需注意及时更换,保持干爽。
3、产后后期(白色恶露期):可根据个人恶露量选择日用型或护垫型卫生巾,长度在 18 - 22 厘米左右,随着恶露逐渐减少至消失,卫生巾的使用量也可相应减少。
产后卫生巾更换步骤
(一)准备物品
在更换卫生巾前,产妇需要准备好新的产后卫生巾、干净的毛巾或湿纸巾(用于擦拭外阴)、温水(用于清洗双手)。
(二)更换流程
1、洗手:用温水仔细清洗双手,确保手部清洁,避免将细菌带入体内引发感染。
2、解开旧卫生巾:轻轻揭开旧卫生巾的粘贴部分,从后往前慢慢取下,避免用力拉扯造成伤口疼痛(如果是侧切或有撕裂伤口的产妇),如果恶露较多,可能会粘在外阴周围,这时不要强行撕扯,可用湿纸巾轻轻擦拭干净。
3、清洁外阴:使用干净的毛巾或湿纸巾从前往后轻轻擦拭外阴部位,清除残留的恶露和分泌物,注意一定要从前往后擦,以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入阴道。
4、更换新卫生巾:打开新的产后卫生巾包装,将卫生巾有胶的一面朝下,对准会阴部位置,轻轻粘贴固定好,粘贴时要确保卫生巾与内裤贴合紧密,防止侧漏,要注意将卫生巾的两端拉平,使其舒适地覆盖在臀部和会阴部。
产后卫生巾更换频率与注意事项
(一)更换频率
1、产后初期(血性恶露期):由于恶露量较大,每 2 - 3 小时就需要更换一次卫生巾,甚至可能更频繁,尤其是在恶露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卫生巾已经湿透,应立即更换,避免长时间浸泡导致皮肤不适和感染风险增加。
2、产后中期(浆液恶露期)和后期(白色恶露期):可根据恶露量适当延长更换时间,但也不宜超过 4 - 6 小时,即使在恶露量较少的时候,也要定期更换卫生巾,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普通卫生巾:产后女性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普通卫生巾在材质、透气性和吸收性等方面可能无法满足产后需求,容易引发过敏、侧漏等问题,应优先选择专为产妇设计的卫生巾产品。
2、关注皮肤状况:产后由于身体激素变化和恶露刺激,部分产妇可能会出现外阴瘙痒、红肿等皮肤问题,如果在使用卫生巾过程中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检查是否对卫生巾材质过敏或存在其他原因,必要时咨询医生并更换合适的产品。
3、保持外阴干燥:除了及时更换卫生巾外,产妇还应注意保持外阴干燥,每次更换卫生巾后,可适当晾干外阴部位或使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保持一定距离),但要避免高温烫伤。
产后卫生巾的正确更换是产妇产后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合适的卫生巾,遵循正确的更换步骤和频率,并注意相关事项,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促进产后身体恢复,希望每一位产妇都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得到妥善的照顾,顺利度过产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