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院检验科的专业人才会不会被仪器所取代
先表明我的观点,那就是:短期内不可能。
现在检验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由仪器来完成,而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样发展下去看起来过不了多久仪器就会取代人工。但是检验专业的人员并不只是操作仪器那么简单,还需要判断和调整仪器状态,对仪器进行维修维护保养等一系列的工作。
这样说可能显得太笼统,我们来简单地梳理一下检验科日常的工作流程:标本预处理,上机实验,审核并发出检验报告。
那么最先进的实验室现在的自动化程度如何呢?——大家都听说过流水线吧?这个检验科也有。
首先实验室接到标本,要按照项目和类型进行分拣。现在大型实验室收到的标本都是这样的:
每一个标本上都贴着一个条码,条码内容是一串数字,是这一支标本的唯一标识。包含的信息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申请的项目。
收到标本以后的第一步是分类。从这一步开始就可以上流水线了。流水线上的识别系统会对标本进行识别归类,按照需求将不同类型的标本输送到不同的模块进行预处理和检测。检测完成后标本会被自动打包送入标本冷藏单元。
说实话这中间环节确实不需要什么人工,只是把标本放进机器里就行了。但是设备只是负责机械地检测,报告结果。在结果发出前,还需要经过专业人员进行审核,这是必须要专业人员进行的工作。为什么要进行人工审核呢?这是因为不论多么先进的仪器,都有可能出故障。这些故障有的可以导致检验程序的中断,有些则只会悄悄地影响检测结果。前者会有明显的信号,比如报警,停机等,很容易被发现,并且可以靠技术的改进来避免;而后者就要完全凭借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判断了。
而检验专业人员的工作还不仅仅是检测标本发出报告,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向临床医生解释报告。原因嘛,“买的不如卖的精”喽!
说完了现状,我们来畅想一下遥远的将来。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必然趋势。至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想,什么程度都有可能,一定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的人类。到了那个时候,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完全代替人工呢?真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是否就什么工作都不用干了?就像科幻电影一样。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看法,热切希望大家能够提出不同观点,欢迎讨论,勿喷。
谢谢大家,我是检验科祁一针儿,感谢关注!
34
医疗设备应用技术可以考什么证
可以报考医疗器械维修工程师,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医疗器械的制造、维修和销售。
报考要求
申报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助理医疗器械工程师: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学生;
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
二、医疗器械工程师:
1、已通过助理医疗器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三、高级医疗器械工程师:
1、已通过医疗器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
智能医疗设备主要特点
一个大型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不应只是简单地重复手工操作的程序,它应该是具有智能特性的程序。本系统包含有几个EOQ模块,特别设定了设备维修报警提示。当一台待修设备送到设备科进行维修时,由于维修工程师没有及时维修,计算机会自动提醒(按维修设备的有效期限),报警分三级(并且是声、光报警)。平时系统处于登录界面时,采用伺服器模块式,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检查一次,若维修设备有待维修时,系统会在操作界面上用声、光报警及时提醒工程师进行维修。系统提供了设备分类、设备管理、备件管理、信息管理、报表输出和统计分析等模块,可以对各种维修工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显示统计分析结果。如维修设备的维修统计、设备的送检台数、设备维修的修复率、设备维修的返修率和元器件的库存量的统计、设备报废因数分析等。为了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我们利用代码实现数据库自动备份与恢复功能,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手工备份与恢复数据。另一个技术是严格的授权机制,管理员根据工程师操作者的职责不同而分配不同的管理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