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失衡:当人体感受到压力时,大脑中的下丘脑会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 进一步刺激肾上腺分泌皮质醇等糖皮质激素,压力还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这些激素和神经递质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进而波及皮肤。

2、炎症反应加剧:压力可影响神经肽的释放,如 P 物质,它可以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促使其脱颗粒并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红斑、水肿等炎症表现,压力会使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发生改变,影响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促使炎症反应加剧,压力可导致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而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相对减少,从而加重皮肤的炎症状态,在痤疮、银屑病、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3、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压力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角质层的更新速度减慢,导致角质层变薄,结构完整性受损,压力还会影响皮肤脂质的分泌和组成,使皮脂膜的稳定性下降,进一步削弱皮肤的屏障作用,压力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也可能间接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外界的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皮肤,而皮肤内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则更容易流失,导致皮肤干燥、敏感等问题的出现。
4、色素沉着变化:压力会影响黑素细胞的功能和黑素合成的过程,压力可促使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HPA 轴)激活,释放 CRH、ACTH 等激素,它们可以通过与黑素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黑素的合成,压力还可诱导一些细胞因子的释放,如干细胞因子(SCF),它可以刺激黑素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导致色素沉着增加,出现黄褐斑、雀斑等皮肤问题。
5、皮脂腺分泌改变:精神压力会影响皮脂腺的功能,当下丘脑感知到压力信号后,会通过 HPA 轴分泌 CRH,CRH 可以跟皮脂腺细胞的膜受体结合,上调细胞里面的脂肪酶,从而促进脂肪的生成,最终导致皮肤出油过多,压力还会影响一些神经肽的释放,如 SP 等周围神经肽被证明可以促进皮脂腺的生成,其可以促进 PPAR-γ基因的表达从而在促进脂肪细胞生成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
6、影响伤口愈合:皮肤创面的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期、增生期和修复期等多个阶段,需要多种炎性细胞、修复细胞、炎性介质、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成分的共同参与,压力会影响这一过程的多个环节,在炎症期,压力可能导致炎症反应过度或不足,影响炎症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在增生期,压力可能干扰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和胶原合成;在修复期,压力会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和组织重建,压力会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瘢痕形成增加等问题。
具体皮肤疾病与压力的关系
1、痤疮:压力是诱发和加重痤疮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心理压力会影响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皮脂腺分泌增加,同时也会改变皮肤角质层的代谢,使毛囊口堵塞,从而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压力还会引起炎症反应的增强,进一步加重痤疮的炎症过程。
2、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压力是银屑病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可引起银屑病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T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从而使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异常,产生银白色的鳞屑和红斑等症状,压力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间接加重病情。
3、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压力也是重要的诱因之一,压力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使 Th1/Th2 细胞失衡向 Th2 漂移,促进 B 细胞分泌 IgE 抗体,从而引发或加重湿疹的变态反应,压力还会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引发湿疹的发作和症状加重。
4、斑秃: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非瘢痕性脱发疾病,压力在斑秃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可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导致 T 细胞亚群失衡,CD8+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增强,攻击毛囊组织,从而使毛囊进入休止期,出现脱发现象,压力还可能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影响毛囊的生长和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