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电池风冷与液冷的优缺点
风冷式热管理系统的原理比较像电脑的散热原理,在电池包的一段装一个散热风扇,另一端则有一个通风口,通过风扇的工作来加速电池之间空气的流动,从而带走电池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另外还有一种风冷方式是在电芯的电极两端加上可以导热的材质,让热量通过导热材质传输到金属外壳上散热。
这两种工作原理都是利用空气形成对流来对电池进行散热,说简单一点风冷就是在电池包边上加一个电扇,通过电扇的作用来为电池包降温,不过电扇吹出来的风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温度较高的时候,电扇的降温效果也就没那么好。但风冷热管理就如同电扇一样,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也较低,所以对于很多微型车或是一些主打价格优势的电动车来说,多数会选择风冷热管理。
液冷则是通过电池包内部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来带走电池在工作中所产生的热量,以达到降低电池温度的效果。从实际的使用效果来说,液体介质的换热系数高、热容量大、冷却速度也更快,所以对于电池包里的温度一致性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
所以从使用的角度来看,液冷系统对于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效果要优于风冷系统,但是冷却液管路要盘桓在电芯当中,需要注意管路的安全性。另外,液冷系统的设计相对更为复杂,所以成本也相对较高。
能源管理系统的主要管理环节有哪些
能源管理体系的过程是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简称。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一般按如下七个步骤进行,即:领导决策与准备——范围界定——初始能源评价——体系策划——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体系运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1、领导决策与准备
(1)管理者的承诺
(2)任命管理者代表
(3)提供资源
2、范围界定
3、初始能源评审
4、体系策划
5、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6、体系试运行
7、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应包括如下七个方面:
①能源方针的适宜性;
②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③能源消耗情况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
④内审结果;
⑤针对客观情况的变化,需要改进的方面,如能源基准和标杆是否要调整;
⑥职责划分的合理性和资源配置的充分性;
⑦体系新的发展动向。
评审结论应形成文件,实施必要的沟通和后续改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