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血压这一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它宛如一位隐匿于暗处的“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许多人在被诊断出高血压之前,往往并未察觉到它的存在,一旦病情发展,其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却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严重的健康后果。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应小于 140mmHg,舒张压应小于 90mmHg,当收缩压达到或超过 140mmHg,或者舒张压达到或超过 90mmHg 时,就可被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血压升高,遗传因素在某些高血压病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高血压,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明显增加,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发高血压的关键因素之一,长期高盐饮食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钠离子,导致血容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过度饮酒会刺激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使血压上升;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身体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血管弹性下降,血压随之升高;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因素也会促使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引发血压波动。
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它就像一个“沉默的破坏者”,悄无声息地损害着身体的各个器官,在心脏方面,高血压会使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导致心肌肥厚,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高血压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在脑部,高血压可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容易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往往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于肾脏来说,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压力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逐渐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甚至发展为肾衰竭,最终导致尿毒症,需要依靠透析或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高血压还会对眼睛造成损害,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面对高血压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定期测量血压是至关重要的预防措施,尤其是 35 岁以上人群,应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对于那些具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增加测量频率,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但都需要长期服用才能维持血压稳定,非药物治疗同样不容忽视,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 6 克;减少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适量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学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它并非不可控制,只要我们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抵御高血压这一“健康杀手”,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