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守护健康,点亮生活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糖尿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2. 糖尿病的管理策略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治疗与管理需要患者、家属以及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了解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糖尿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一)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合理的饮食控制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维持理想体重、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个人的体重、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 - 65%,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蛋白质占15% - 20%,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脂肪占20% - 30%,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等,要注意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或不吃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二)运动治疗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及适量的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可分散在3 - 5天进行,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餐后1 - 3小时,避免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糖,若出现头晕、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补充糖分。

(三)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物

-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减轻。

- 磺酰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这类药物降糖作用较强,但容易引起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 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属于胰岛素促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升高,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注意在进餐前服用,避免漏服。

- α - 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通过抑制肠道内α - 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胀气、腹痛、腹泻等。

- 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通过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这类药物单独使用一般不引起低血糖,但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水肿等不良反应。

- 二肽基肽酶 - 4(DPP - 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通过抑制DPP - 4酶,提高内源性胰高糖素样肽 - 1(GLP - 1)的水平,发挥降糖作用,该类药物具有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低血糖风险较低。

- 钠 -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通过促进尿糖排泄来降低血糖,除了降糖作用外,还具有降压、减重、保护心血管等益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酮症酸中毒。

2、胰岛素治疗

- 适应证: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出现急性并发症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时,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 胰岛素的种类:根据作用时间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等,短效胰岛素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较长,可用于补充基础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作用时间长,能提供稳定的基础胰岛素水平;预混胰岛素是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的混合物,使用方便。

-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体重、饮食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胰岛素的注射部位通常选择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等皮下组织,应注意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防止局部脂肪萎缩或硬结的形成。

糖尿病的管理策略

(一)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可以通过家用血糖仪自行监测指尖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或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还需要监测睡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也非常重要,HbA1c反映了患者过去2 - 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长期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一般建议每3 - 6个月检测一次HbA1c,目标值为小于7%。

(二)并发症的筛查与预防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筛查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并发症的相关检查,如眼科检查(每年至少1次)、肾功能检查(每年至少1次)、神经病变检查(每年至少1次)等,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管理,以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三)心理支持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家人和社会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身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四)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接受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培训,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饮食运动注意事项、血糖监测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促进疾病的有效控制。

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密切配合,通过合理的饮食治疗、适当的运动治疗、规范的药物治疗以及科学的疾病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的生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