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重阳节简介
  2. 诗句赏析

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源自古时人们对数字阳数的崇拜,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从魏晋时期开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备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传统节日。

诗句赏析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通过朴素自然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而诗人却独自漂泊在外,无法与亲人共度佳节,因此倍感思亲之情的深重,这种情感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特指重阳节,这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情厚意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