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这座极具现代化特征的城市里,隐藏着一处见证历史沧桑的瑰宝——南头古城(新安故城),作为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南头古城不仅承载着近 1730 年的历史记忆,更是深港地区历史文化脉络的重要根源。
南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据测量,其城基由黄泥砂土堆砌而成,呈不规则长方形,四周环绕着濠沟,现存的南城门保存完好,门宽 10 米,高 4 米半,虽历经岁月侵蚀,城楼已不复存在,但那古朴雄伟的拱形城门及城门上用小篆阴刻的“宁南”二字,依旧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城内原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外有 3 个吊桥、2 个水关,如今虽仅存部分遗址,却依然能让人遥想当年古城的繁华与威严,城内街道依山势和建筑而形成,以中轴线为基准,主要建筑如新安县衙、海防公署等沿中轴线依次分布,两侧街巷错落有致,构成了“九纵六横一示范”的整体格局,彰显出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与严谨。
自东晋咸和六年(331 年)设置东官郡起,南头古城便开启了它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设屯门军镇,南头古城成为深圳地区的重要军事要塞,明万历元年(1573 年),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南头古城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县衙设立于此,成为当时深圳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清代康熙年间的迁界禁海政策,使南头古城遭受重创,居民内迁,建筑被毁,但古城的底蕴并未消散,民国时期,这里继续扮演着宝安县治所在地的角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此修建碉堡等军事设施,给古城带来了沉重灾难,但也正因如此,这段历史成为南头古城不可磨灭的记忆,时刻提醒着后人珍惜和平,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墙砖块被拆除用于修建房屋,南头古城虽经历了变迁,但它的价值却愈发凸显。
如今的南头古城,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文化展示与创意交流平台,2017 年,南头古城作为主展场举办了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古老的城墙与现代的艺术相互交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当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活力,2019 年 7 月 19 日,南头古城民俗文化庙会盛大开幕,粤剧、京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轮番上演,剪影、内画、满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呈现,人们在古城内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2020 年 8 月 26 日,经过精心改造提升的南头古城南北街示范段正式开街营业,曾经破败的古城街区摇身一变,成为了集历史文化、商业休闲、创意办公于一体的时尚街区,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古城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如信国公文天祥祠、东莞会馆、海防公署旧址等,感受历史的厚重;也可以在充满岭南特色的街道上漫步,品尝地道的美食,购买创意十足的纪念品;还可以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体验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多元文化魅力。
南头古城见证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它是深圳城市的原点,也是深港澳地区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纽带,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探寻过往踪迹,还是对于普通游客领略城市风情,亦或是对于创意工作者寻找灵感源泉,南头古城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面貌,向世人讲述着深圳的故事,也将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和这座城市的新篇章,成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一颗璀璨的历史文化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