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艺术的璀璨星空中,成都当代影像馆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于 2019 年 4 月 27 日闪耀登场,它坐落于成都金牛区北三环内的府河河畔,身处国内首个以摄影为主题的公园——府河摄影公园的核心地带,建筑面积达 7500 平方米,集艺术、文化与自然美景于一体,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们心驰神往的艺术殿堂。

这座影像馆拥有丰富而独特的馆藏资源,宛如一座影像艺术的宝库,亨利·卡蒂埃 - 布列松的作品堪称一绝,他作为“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者,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成都当代影像馆有幸成为国内收藏其摄影原作最多的美术馆,并将他的作品设为常设展(A 展厅),每年更换一次主题,持续展出五年,让游客能够深入领略大师在不同时期的风格演变与创作精髓,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的《最后的亚马逊》系列同样令人震撼,他过去 30 余年从未停止对全球性社会议题的关注,该系列作为其在探究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最后一个选题,极有可能是这位大师级艺术家的项目绝唱,成都当代影像馆是国内收藏这一系列作品最多的美术馆,这些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亚马逊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触动。
贝尔纳·弗孔作为法国构成摄影和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成都当代影像馆也有着专门的呈现,馆内设有弗孔常设展厅(D 展厅),2019 年度的展览中呈现了他于 1976 年 - 1995 年期间创作的《悠长假期》《可能变迁的时光》《爱之屋》等 37 个系列的部分作品,共 81 件原作,这是弗孔自 1995 年封镜以来,其作品在国内最大规模的展出,展厅内还精心搭建了“弗孔的小木屋”,收藏着他从法国南部家乡运送过来的物件,永久保存着弗孔家族的回忆,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艺术家的创作世界。
除了这些知名大师的作品,成都当代影像馆还积极开展各类公共教育活动,致力于影像艺术的推广与普及,自开馆以来,举办了众多学术对谈、艺术专题研讨、教育活动和培训等项目,吸引了近 4 万名观众前来参观学习,在 2019 年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就有近千人选择来到这里度过充实的文化周末,馆内的图书馆(即让 - 吕克·蒙特罗索图书馆)更是一大亮点,通过广泛收集和各方捐赠,现已藏有各类中文、外文影像类书籍近 20000 册,涵盖中外摄影史系统梳理类书籍、国际国内摄影大师出版画册、学术研究价值极高的国内影像评论专著、展现中国各地人文地理与民族文化的地方影像资料以及青年新锐摄影师的自出版物等,尽管因整理藏书工作量巨大尚未对公众开放,但已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部分活动逐步向大众揭开其神秘面纱。
成都当代影像馆不仅在馆内展览和教育方面成绩斐然,还积极投身于摄影奖项的设立与推动,由其于 2019 年设立的金熊猫摄影艺术奖,每两年一届,旨在推动中国摄影发展,表彰具有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的杰出摄影艺术家及其作品,该奖项评选规则实行评委推荐评审制,不分类别,经过“第一次评选评委会”和“第二次评选评委会”的严格筛选,最终选出“金熊猫杰出摄影艺术家”和“金熊猫摄影艺术大奖”,2019 年首届金熊猫摄影艺术奖颁奖典礼上,张克纯摘得大奖,马良、刘铮、张大力、张晓等十位艺术家获得“金熊猫杰出摄影艺术家”荣誉称号,荣荣、那日松、蔡萌则获得“金熊猫摄影艺术伯乐奖”,这些获奖者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摄影艺术的多元风格和创新精神,也激励着更多摄影人追求卓越。
在建筑风格上,成都当代影像馆独具特色,其欧式建筑外观庄重典雅,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内部空间布局合理,6 个专业展厅、1 个学术报告厅、1 个专业影像图书馆以及多个公共教育空间相互配合,为观众提供了舒适、便捷的观展体验,无论是漫步在展厅之间欣赏精美的摄影作品,还是坐在学术报告厅聆听专家讲座,或是在图书馆沉浸于影像类书籍的世界,都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文化气息。
成都当代影像馆以其丰富的馆藏、精彩的展览、活跃的公共教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了成都乃至全国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地标,它不仅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让普通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影像艺术的魅力,在推动摄影艺术发展、提升公众审美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相信在未来,成都当代影像馆将继续秉持其艺术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视觉盛宴和文化惊喜,在影像艺术的长河中留下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