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记忆,见证着先辈们的英勇与智慧,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便是这样一处具有深远意义的地方,它见证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艰苦条件下顽强抗日的壮丽篇章,也成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的历史背景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社区中心巷16号,其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原为意大利人兴建的天主教堂,由主楼、礼拜堂和附属用房等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0平方米,建筑外观与装饰具有西洋风格,主体为砖瓦结构二层楼房。
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1943年12月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土洋村正式宣告成立,发表了《东江纵队成立宣言》,宣告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其成立后的岁月里,东江纵队领导广东人民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从1943年12月至1945年5月期间,东江纵队将司令部设立于此。
在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他们不仅在战斗中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注重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通过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东江纵队还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力量,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的建筑特色与现状
该旧址现为中西合璧风格的意大利天主教堂,中间有走廊相通,建筑总面积为400平方米,主楼居中,面阔三间,长10.25米,宽10.95米,高10.85米;当心间高三层,其余为二层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砖木结构,底层大门外设砖拱门廊,辘简灰瓦顶,尖山式硬山。
新中国成立后,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一度成为土洋小学校址,1997年,东纵司令部旧址修复并设立东纵史迹展览馆,1998年,东纵史迹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基本陈列分为《东江纵队史迹展》和复原陈列两部分,史迹展通过119件实物以及大量的照片、文献资料,展示了东江纵队“南域先锋”“海外蜚声”“艰苦风范”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历程;复原陈列通过对曾生司令员当时工作和生活用过的部分实物的复原,再现曾生同志在艰苦的条件下,率东纵不屈不挠、英勇抗日而成为“为民先锋”的史实。
文物价值与荣誉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作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大鹏新区廉政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与学习的实践场所,见证了广东人民特别是大鹏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英勇抗日的风雨历程,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多年来,它获得了众多荣誉:1984年9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公布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深圳市委组织部列为“深圳市党员教育基地”;2011年5月被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列为“深圳市首批红色旅游景区”;2019年10月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21年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感悟与启示
参观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的保护和利用也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让我们认识到保护历史遗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在教育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精神的传承者,它承载着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传承和弘扬东江纵队的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