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向日葵,那金黄灿烂的花朵,总是迎着太阳旋转,宛如忠诚的追随者,给人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希望,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种子还能榨油、食用,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农作物,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踏上向日葵种植的奇妙之旅,了解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种植前的准备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
向日葵品种繁多,有用于观赏的矮生品种,株高一般不超过 1 米,花朵小巧玲珑,适合在花坛、庭院种植;还有油用型品种,植株高大,通常在 2 - 3 米左右,籽粒饱满,含油量高,适合大规模田间种植,根据种植目的和种植环境,挑选适宜的品种是成功的第一步,在城市阳台种植,可选择“光辉”等矮生观赏品种;若是在农村田地种植榨油,“油葵 128”则是不错的油用型选择。
(二)土壤准备
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种植前,需要先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约为 30 - 40 厘米,这样可以打破犁底层,使土壤通气性增强,利于根系生长,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 2000 - 3000 公斤作为基肥,均匀撒施后耕翻入土,为向日葵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若土壤偏碱性,可适当添加一些酸性肥料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其 pH 值维持在 6.5 - 7.5 之间。
播种
(一)播种时间
向日葵喜温暖,不耐寒,不同地区因气候差异播种时间有所不同,北方地区春季气温稳定在 10℃以上时即可播种,大约在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南方地区稍早,2 月下旬至 3 月下旬就能播种,过早播种,土壤温度过低,种子易烂种;过晚播种,生长周期缩短,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播种方式
1、点播:这是最常用的播种方法,按照行距 60 - 80 厘米、株距 30 - 40 厘米挖穴,穴深 3 - 5 厘米,每个穴内放入 2 - 3 粒种子,然后用细土覆盖,轻轻压实,点播的优点在于能保证每株向日葵有充足的生长空间,便于后期管理。
2、条播:在地势较为平坦、大面积种植时可采用条播,按行距开沟,沟深 3 - 4 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镇压,条播效率高,但出苗后需及时间苗,保证苗间距在合适范围。
田间管理
(一)间苗与定苗
当向日葵幼苗长出 2 - 3 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间苗要按照“去弱留强”原则,拔除病弱小苗,每穴保留 1 株健壮幼苗,间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保留幼苗的根系,若不慎损伤,应及时培土护根。
(二)中耕除草
在向日葵生长期间,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在幼苗期,此时植株尚小,中耕要浅,深度约 5 - 7 厘米,主要目的是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第二次中耕在现蕾期,结合施肥进行,中耕深度可增加到 10 - 12 厘米,此次中耕既能疏松土壤,又可起到培土作用,防止植株倒伏;第三次中耕在开花初期,浅耕 5 厘米左右,保持土壤通气性,利于果实发育,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减少杂草与向日葵争夺养分和水分。
(三)施肥浇水
1、施肥:除了基肥外,向日葵生长还需适时追肥,在苗期,每亩追施尿素 5 - 10 公斤,促进幼苗生长健壮;现蕾期是需肥关键期,每亩施三元复合肥 15 - 20 公斤,为花芽分化和花朵开放提供充足营养;开花盛期后,每亩追施硫酸钾 5 - 8 公斤,有助于籽粒饱满,施肥时,可在距植株根部 10 - 15 厘米处开沟施入,然后覆土。
2、浇水:向日葵比较耐旱,但在关键生育期仍需适量浇水,播种后若土壤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利于种子发芽;现蕾期和开花期需水量大,遇干旱天气应每隔 7 - 10 天浇一次水,采用沟灌或滴灌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和植株倒伏;成熟期要控制浇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燥,利于籽粒成熟和收获。
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1、菌核病:这是一种常见的向日葵病害,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腐烂,导致植株枯萎,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无病种子,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 0.3%的多菌灵溶液浸泡种子 10 - 15 分钟;二是在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传播,并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喷雾防治,连喷 2 - 3 次,每次间隔 7 - 10 天。
2、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秆,叶片上出现锈褐色粉末状孢子堆,发病初期可选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 - 1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10 - 15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二)虫害防治
1、蚜虫:常聚集在嫩梢、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卷曲、发黄,发现蚜虫危害,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喷雾防治;也可采用银灰色塑料薄膜条覆盖田间,驱避蚜虫。
2、螟虫:蛀食向日葵茎秆和籽粒,造成茎秆空心、籽粒残缺,在幼虫孵化盛期和蛀孔初期,用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00 - 1500 倍液灌心或喷雾防治。
收获与储存
(一)收获时间
向日葵一般在花期结束后 30 - 40 天成熟,当大部分籽粒变硬,种皮呈现黑色或深褐色,舌状花干枯脱落时,即可收获,过早收获,籽粒含水量高,容易发霉变质;过晚收获,遭遇恶劣天气可能导致落粒,降低产量。
(二)收获方法
小规模种植可采用人工收割,用镰刀将向日葵茎秆割下,扎成小把,运至空旷场地晾晒,大规模种植则使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工序,脱粒后的籽粒要及时晾晒,去除水分,使含水量降至 10%以下。
(三)储存条件
干燥后的籽粒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可将籽粒装入密封的容器或编织袋内,放置在离地 20 - 30 厘米高的木架上,防止地面湿气侵蚀,定期检查籽粒质量,如发现受潮、发霉等情况,及时处理。
向日葵种植从精心筹备到收获储存,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学问与汗水,只要掌握好这些要点,用心呵护,定能迎来向日葵金黄灿烂的盛景,收获饱满充实的果实,感受这份来自田园的馈赠与喜悦,无论是打造一片迷人的花海景观,还是追求油料作物的丰收效益,向日葵种植都不失为一项充满魅力与价值的农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