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和运动的人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问题也愈发凸显,运动损伤不仅会给个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不适,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后续的运动生涯,因此深入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一、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及成因
(一)软组织损伤
1、肌肉拉伤
这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通常发生在肌肉被过度拉伸或收缩时,比如在短跑冲刺阶段突然加速、长跑过程中姿势不当或者在力量训练中负荷过重等情况下,当肌肉纤维撕裂时,就会造成肌肉拉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肌肉紧张,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肌肉断裂,导致肢体活动受限。
2、韧带损伤
韧带的主要功能是连接骨骼并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在运动中,如果关节受到过度扭转、外力撞击或者超出正常范围的活动,就可能引发韧带损伤,例如在篮球、足球等运动中,频繁的变向动作容易使膝关节的交叉韧带受损;而在体操、滑雪等项目中,踝关节的外侧韧带拉伤较为常见,韧带损伤后,关节会出现明显的肿胀、淤血,活动时疼痛加剧,关节稳定性下降。
3、肌腱炎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致密结缔组织,长期过度使用某些肌腱,如在网球、羽毛球等运动中反复挥拍动作,或者在跑步时足底筋膜受到持续压力,都容易导致肌腱发生炎症反应,即肌腱炎,患者会感觉肌腱部位疼痛、僵硬,尤其是在活动开始时最为明显,严重时会影响正常运动功能的发挥。
(二)关节损伤
1、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广的关节之一,但也相对不稳定,在一些剧烈运动中,如摔跤、橄榄球等对抗性运动,或者在意外摔倒时用手撑地,强大的外力作用于肩部,可能导致肩关节脱位,此时,肩关节会出现畸形、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复位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习惯性脱位等并发症。
2、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内的软骨结构,起到缓冲和稳定关节的作用,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的扭转动作容易导致半月板撕裂或磨损,例如在篮球、足球运动中的急停、转身动作,或者长期负重蹲起等动作都可能对半月板造成损伤,半月板损伤后,患者会感到膝关节疼痛、弹响,上下楼梯或蹲起时疼痛加重,甚至可能出现关节交锁现象,即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活动。
(三)骨折
1、应力性骨折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重复性运动或过度训练,使骨骼承受的压力超过了其自身的修复能力而引起的骨折,常见于长跑运动员、行军士兵等人群中,这类骨折通常发生在下肢承重骨,如胫骨、腓骨等部位,初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仅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轻微肿胀,容易被忽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动的继续,疼痛会逐渐加重,最终确诊为应力性骨折。
2、直接暴力导致的骨折
在一些高冲击力的运动项目,如赛车、高空坠落等情况下,身体直接受到强大的外力撞击,可能导致骨折,这种骨折往往比较严重,可能伴有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损伤,需要紧急的医疗救治,包括手术固定、复位等措施,以恢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充分的热身准备
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进行 10 - 15 分钟的热身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热身可以增加肌肉的温度和柔韧性,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使身体各器官逐渐适应即将开始的运动强度,常见的热身方式包括快走、慢跑、动态拉伸等,在进行篮球运动前,可以先慢跑几圈,然后活动手腕、脚踝关节,进行简单的腿部伸展和腰部扭转动作,让全身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预热,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
(二)正确的运动技术和姿势
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对于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可能会将过多的压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从而增加受伤的几率,以跑步为例,保持身体微微前倾、头部正直、手臂自然摆动、步伐适中且落地轻盈是正确的姿势,如果是进行举重等力量训练,要确保动作规范,避免错误的动作导致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可以通过请教专业的教练或观看教学视频来学习和纠正自己的运动技术。
(三)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
避免过度运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年龄、运动经验和目标来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和恢复,不要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这样很容易使身体疲劳过度而引发损伤,刚开始进行健身锻炼的人,可以先从每周 3 - 4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开始,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四)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
合适的运动装备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比如跑步时应选择具有良好减震性能的跑鞋,能够减轻脚部和腿部关节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时,佩戴护膝、护腕、头盔等防护用具可以有效保护关节和头部免受伤害;游泳时要佩戴合适的泳镜和泳帽,防止眼睛和头部受到感染和损伤,要定期检查运动装备的状态,及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装备。
三、运动损伤后的康复处理
(一)休息与制动
一旦发生运动损伤,首先要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让受伤组织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对于一些严重的损伤,如骨折、关节脱位等,可能需要使用石膏、支具等进行固定制动,以促进损伤部位的愈合,但制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恢复情况逐步解除制动,开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二)冷敷与热敷
在损伤后的早期(72 小时内),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来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反应,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隔 2 - 3 小时一次,72 小时后,当肿胀和疼痛不再加剧时,可以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的修复,热敷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红外线理疗仪等,每次热敷时间同样为 15 - 20 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三)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运动损伤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损伤初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练习,以维持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活动度,随着损伤的逐渐恢复,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如进行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等,康复训练应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的损伤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在恢复期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静蹲练习等,以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和膝关节的稳定性。
(四)营养支持
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运动损伤的恢复也非常重要,在损伤恢复期间,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可以从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维生素 C、D 等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和钙的吸收,对损伤组织的修复有益,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营养补剂,如蛋白粉、鱼油等,但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下使用。
运动损伤是运动爱好者们常常面临的问题,但通过了解其常见类型、成因以及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康复方法,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并在损伤发生后加快恢复速度,重新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普通健身爱好者,都应重视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将预防措施贯穿于日常的运动训练中,为自己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