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人体的泌尿系统疾病中,膀胱炎犹如一位不速之客,常常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无论是急性发作的剧痛难忍,还是慢性反复的缠绵悱恻,都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深入探究膀胱炎这一常见疾病的方方面面,从其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以及预防措施,全方位地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应对和预防膀胱炎,从而守护自身的泌尿健康,远离疾病的侵扰。
什么是膀胱炎
1、定义:膀胱炎是指由细菌感染或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膀胱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可伴有血尿、脓尿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它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2、分类
-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主要由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常通过上行性感染(即细菌从尿道口进入膀胱)导致,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且与阴道、肛门距离较近,更容易发生急性细菌性膀胱炎。
- 慢性细菌性膀胱炎:多由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未彻底治愈转变而来,或因长期存在易感因素(如尿路梗阻、膀胱结石等)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发作。
-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膀胱炎,主要病理表现为膀胱黏膜上皮增生形成腺状结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长期局部刺激、感染、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 间质性膀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病因不明,可能与机体免疫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患者常出现严重的尿频、尿急和下腹痛等症状,但尿液检查往往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炎症表现。
3、危害:膀胱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炎症可能会扩散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能导致膀胱纤维化,使膀胱容量减少,影响正常排尿功能;对于男性患者,还可能并发前列腺炎等疾病,进一步影响生殖系统健康,频繁的膀胱炎发作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膀胱炎的病因
1、致病菌: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70%以上,其他常见的还有变形杆菌、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肠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存在尿路梗阻等因素时,容易侵入膀胱引发炎症。
2、感染途径
- 上行性感染:这是膀胱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女性尿道较短,与阴道和肛门的距离较近,性生活时男性外生殖器携带的细菌容易被挤压到女性尿道口并进入膀胱,导致感染,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憋尿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增加了上行性感染的风险。
- 下行性感染:继发于肾脏的感染,细菌随尿液经输尿管进入膀胱,但相对较少见。
- 局部直接感染:使用污染的导尿管、进行膀胱镜检查等经尿道操作时,若消毒不严格,细菌可直接侵入膀胱引起感染。
- 血行感染:多发生在患有严重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细菌经血液循环传播到膀胱,极为罕见。
3、诱发因素
- 自身因素: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变薄,抵抗力减弱;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增加膀胱炎的发生风险。
- 医源性因素:如长期留置导尿管、进行泌尿系统有创检查或治疗(如尿道扩张术、膀胱碎石术等),若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善,容易损伤尿路黏膜,破坏其防御屏障,导致细菌入侵。
- 解剖因素:男性前列腺肥大可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女性尿道口处女膜融合、尿道口过宽等先天性畸形,也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使尿液在膀胱内潴留时间过长,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
膀胱炎的症状
1、典型症状
- 排尿异常
- 尿频:患者常常会感到排尿次数增多,白天和夜晚均可能受到影响,这是因为膀胱受到炎症刺激后,逼尿肌变得敏感,稍有尿液充盈就会产生尿意,导致频繁排尿,正常成年人白天排尿次数一般为4 - 6次,而膀胱炎患者可能会达到每小时数次甚至十数次。
- 尿急:突然产生强烈的尿意,难以控制,有时甚至来不及到达厕所就会排尿,这种尿急的感觉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在外出时可能会出现尴尬的情况。
- 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域会出现疼痛或烧灼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刺痛,而有些患者则会感到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尿液异常
- 尿液浑浊:正常情况下,尿液是透明或淡黄色的,而膀胱炎患者的尿液中会混入大量的白细胞、红细胞等细胞成分以及炎性分泌物,使得尿液变得浑浊不清。
- 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即尿液中带有血液,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血尿的程度也有所不同,轻者尿液呈粉红色或红色,重者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块。
- 下腹部疼痛不适:疼痛位置主要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最为明显,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胀痛,有时也可表现为绞痛,当膀胱充盈时,疼痛可能会加剧;排尿后,随着膀胱内压力减轻,疼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 全身症状: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甚至更高)、寒战、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是由于机体对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衡;寒战则是身体在抵抗细菌感染时的应激表现;乏力、恶心、呕吐可能是由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了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特殊类型膀胱炎的症状特点
- 腺性膀胱炎:除了具有普通膀胱炎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外,还可能有下腹部坠胀、疼痛不适等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反复发作,通过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黏膜上有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瘤样突起。
- 间质性膀胱炎:以严重的尿频、尿急、下腹痛为主要表现,且疼痛多为耻骨上的剧烈疼痛,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但尿液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微炎症表现。
3、并发症的症状
- 肾盂肾炎:如果膀胱炎未能及时治疗,细菌可能逆行向上侵犯肾脏,引起肾盂肾炎,患者除上述膀胱炎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腰痛(双侧或单侧腰部酸痛、叩击痛)、肾区压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素氮升高等情况。
- 输尿管结石:少数膀胱炎患者可能会并发输尿管结石,此时患者会出现患侧腰部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或会阴部放射,同时可能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加剧,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膀胱炎的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评估: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的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伴有血尿、下腹部疼痛等情况,以及是否有相关的诱发因素(如近期是否有尿路器械操作史、性生活情况等),还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史。
2、体格检查
- 腹部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触诊,检查有无压痛、反跳痛等情况,对于男性患者,还需检查前列腺是否有肿大、压痛等异常表现;对于女性患者,则要注意检查外阴、阴道有无异常分泌物等。
- 直肠指检:对于部分怀疑有膀胱病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直肠指检,通过直肠触摸膀胱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肿块、炎症等病变,不过此检查方法在膀胱炎的诊断中使用较少。
3、实验室检查
- 尿液常规检查:这是诊断膀胱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的含量变化,膀胱炎患者的尿液中通常会出现白细胞增多(每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白细胞),称为脓尿;红细胞也可能增多;还可能出现蛋白尿等情况,尿液的酸碱度也可能发生变化,一般呈酸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