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的喧嚣中,隐匿着一处能让时间倒流、带您走进远古时代的神秘之地——深圳古生物博物馆,这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它是一本生动的历史书,记录着地球生命的演化奇迹;是一扇时光之门,引领我们穿梭回侏罗纪,亲眼目睹那个强者为王的世界;更是一片梦幻之地,让孩子们释放天性,挥洒想象,编织属于自己的恐龙帝国梦。
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地理位置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郊,具体位置在深圳市第一高峰——梧桐山下的仙湖植物园内,这里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与古生物化石的古老气息相得益彰,该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命名的博物馆,由深圳市政府批准,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筹建,于2001年4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建成对于推动古生物学科的发展和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的建筑布局与特色
(一)建筑规模宏大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占地面积广阔,室外展示面积达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余平方米,室内陈列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兴建,石砌而成,远观如同一只巨型恐龙的骨架,造型奇特,馆舍与耸立其间的化石森林浑然一体,十分壮观,构成古生物化石的生态区。
(二)功能分区明确
1、室外展区:室外展区规模达1.1万平方米,主要展示硅化木化石,分为中国内区和国际区,中国内区展出木化石400余株,国际展区展出木化石300余株,这里的硅化木种类丰富,有的单株木化石高度超过12米,世界罕见。
2、室内展厅:室内展厅规模2000平方米,分为两层,一楼主要展示古动物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珊瑚、鱼化石、爬行类、鸟类和昆虫化石等,体现了从水生无脊椎动物到水生脊椎动物、陆生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演化进程,二楼则主要展示古植物化石,如藻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化石等,向观众展现了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的植物生态环境。
(三)入口设计寓意深刻
博物馆入口处有一座大理石屏风,高2.5米,长8米,仔细观察这座屏风,会发现它隐含着"S"、"M"两个字母,是"生命"汉语拼音的字头,曲折的外形代表着生命演化的一个曲折历程;屏风上面的浮雕能够表现出生命的起源以及它由简单向复杂、由水生向陆生、由低等向高等演化的过程,这也是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展览的主题。
珍贵的藏品展示
(一)井研马门溪龙化石
井研马门溪龙化石发现于中国四川省井研县,推测其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它是全世界脖子最长的动物之一,骨架长20米,其中脖子就占了身体的一半,长达10米,且骨架重达3吨多,这一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恐龙的演化和古生态环境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中生代张和兽化石
中生代张和兽化石是中生代哺乳动物的第一枚完整的化石,它不仅有完整的头骨,而且还拥有以前从未发现过的完整骨架,该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在进化上处于卵生哺乳动物到胎生哺乳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是有袋类哺乳动物和最进步的真兽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这一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科学研究的巨大财富。
(三)孔子鸟化石
孔子鸟化石产于侏罗纪晚期,是目前数量较多的鸟类化石之一,它共有4个种,分别是圣贤孔子鸟、川州孔子鸟、孙氏孔子鸟和杜氏孔子鸟,这些化石为研究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其他珍贵藏品
除了上述重点藏品外,深圳古生物博物馆还藏有大量的热河动物群、澄江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化石标本等,深圳边防检查站缉私的388枚河南南阳恐龙蛋化石、新疆恐龙化石、辽宁北票发现的鸟化石等都极具吸引力,馆内的植物化石也十分丰富,包括银杏化石、水杉化石、苏铁化石及桫椤化石等,还有被誉为“中华第一朵花”的辽宁古果化石。
多样的文化活动与科普教育
(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免费开放与讲解宣传:在每年的"5·18"世界博物馆日,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都会免费开放博物馆,并派专人进行讲解宣传,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了解古生物知识和博物馆文化。
2、专题展览进校园:组织开展了"颂中华、爱深圳"——百场展览进校园专题活动,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了以"化石的故事"为主题的专题展览,把展览办在校园,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古生物的兴趣和认知,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馆校互动:与深圳罗湖外国语学校等多家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在节假日派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来馆进行社会实践,同时博物馆定期送展上门,实现了馆校之间的良好互动。
(二)科普教育活动形式多样
1、讲解服务:为观众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品背后的科学知识,讲解员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古生物的演化历程和相关知识娓娓道来,使观众尤其是小朋友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互动体验项目:设有与恐龙比体重、与恐龙赛跑、观看科教片等互动体验项目,观众可以通过这些项目更加直观地感受古生物的魅力,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宣传册发放:为观众提供免费的宣传册,方便观众在参观后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宣传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涵盖了博物馆的概况、重点展品介绍、古生物知识问答等方面的内容。
强大的科研力量与合作交流
(一)科研团队实力雄厚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高级职称人员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为博物馆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科研成果丰硕
博物馆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邀请国内外知名古生物学家来馆进行学术指导和学术报告,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考核,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近年来,博物馆员工在《古生物学报》《世界地质》《中国文化报》等刊物发表文章11篇,出版专著《中国木化石》一本。
(三)合作交流广泛
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贵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开展古生物科学研究,通过与其他机构的交流合作,博物馆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古生物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荣誉众多与社会认可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凭借其丰富的藏品、独特的展览和卓越的科普教育工作,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社会认可,它是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六个全国性的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博物馆工作的肯定,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保护、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自然科学类古生物专题博物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让人们在这里领略到古生物的神奇与美丽,感受到生命的演化与变迁,无论是对于古生物爱好者、科研人员还是普通观众来说,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它将带您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让您在探索中收获知识,在欣赏中获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