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护理乳腺炎治疗全攻略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乳腺炎的成因
  2. 乳腺炎的症状表现
  3. 乳腺炎的治疗
  4. 乳腺炎的预防

乳腺炎是产后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之一,给产妇带来诸多不适与困扰,了解其成因、症状、预防及治疗方法,对于保障产妇健康和正常哺乳至关重要。

乳腺炎的成因

1、乳汁淤积

- 原因:产后初期乳腺管不通畅,乳汁分泌过多或过快,婴儿吸吮能力弱、次数少,导致乳汁不能及时排空,积聚在乳房内,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有些新生儿因早产、体弱等原因,吃奶量有限,而产妇乳汁分泌旺盛,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 影响:淤积的乳汁可使乳腺小叶扩张,压力增大,局部血液循环受阻,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细菌感染风险。

2、细菌感染

- 常见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也可引起,细菌可通过乳头皲裂、乳晕周围皮肤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如产妇乳头内陷、哺乳方法不当造成乳头损伤,细菌就易乘虚而入。

- 感染途径:除直接经乳头感染外,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感染病灶,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也可传播至乳房引发炎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可能更复杂严重。

3、其他因素

- 产妇身体免疫力下降:分娩过程体力消耗大、出血多,产后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免疫力较弱,若此时营养补充不足、休息不好、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焦虑,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降低,易诱发乳腺炎。

- 内衣不合适:穿着过紧的内衣会压迫乳房,影响乳腺的正常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不利于乳汁排出,增加乳腺炎发病几率。

乳腺炎的症状表现

1、早期症状

- 乳房胀痛:患侧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感,多为持续性钝痛,疼痛程度可因哺乳、活动等因素加重,这是由于乳汁淤积、乳腺组织水肿以及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 局部皮肤微红、发热:乳房皮肤温度升高,颜色略显潮红,触摸时可感觉到皮肤发烫,这是因为局部血流加快,炎症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 触及肿块:可在乳房内摸到大小不等的硬块,质地较韧,边界不清,按压时疼痛明显,肿块是由淤积的乳汁和增生的乳腺组织形成的。

2、进展期症状

- 高热寒战:随着炎症发展,细菌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产妇体温可迅速升至 38℃以上,甚至高达 40℃,同时伴有寒战、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 乳房红肿热痛加剧:乳房肿胀更加明显,皮肤发红范围扩大,皮温进一步升高,触痛显著增强,有时可形成脓肿,局部出现波动感,脓肿表浅时可自行破溃,流出脓液。

- 腋窝淋巴结肿大: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压痛,这是由于乳腺炎症通过淋巴引流引起的免疫反应。

3、对哺乳的影响

- 乳汁分泌减少:患侧乳房因疼痛常导致产妇不敢让婴儿吸吮,婴儿吸吮次数减少会使乳汁分泌反射减弱,进而乳汁分泌量下降,长期如此,不仅影响婴儿营养摄入,还可能因双侧乳房乳汁分泌失衡而导致大小不一致。

- 乳汁质量变化:若乳腺炎合并感染且未及时治疗,病原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能进入乳汁,影响乳汁质量,婴儿食用后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乳腺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 保持乳汁通畅:频繁哺乳,让婴儿多吸吮患侧乳房,有助于疏通乳腺管,排出淤积乳汁,若婴儿吸吮力不足或无法吸吮,可用吸奶器吸出多余乳汁,每次哺乳后尽量将乳房排空,按摩乳房也可促进乳汁排出,但要注意手法正确,由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避免用力过度损伤乳腺组织。

- 冷热敷:在乳腺炎初期,局部可用冷敷减轻充血、水肿和疼痛,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 15 - 20 分钟,每天数次,当炎症进展形成脓肿前期,可改为热敷,促进炎症消散和脓肿成熟,热敷时水温以 50℃ - 60℃为宜,每次 20 - 30 分钟,每天 3 - 4 次。

- 调整饮食与休息:产妇应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如鸡肉、鱼肉、蛋类、豆类)、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利于身体恢复和提高免疫力。

2、药物治疗

-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酯)等,若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般需持续用药至症状完全消退后 3 - 5 天,以防复发,注意哺乳期用药要谨慎,避免使用对婴儿有影响的抗生素,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等,用药期间可继续哺乳,但应密切观察婴儿有无不良反应。

- 解热镇痛药:对于高热、疼痛明显的产妇,可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不适症状,但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引起胃肠道等副作用。

3、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当乳腺炎形成脓肿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切开引流,一般选择在波动感最明显处或超声定位下进行切开,确保充分引流脓液,手术切口应呈放射状,避免损伤乳腺导管。

- 术后护理: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继续排空乳房,防止再次乳汁淤积引发感染,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和体温、血象等指标变化,若有异常及时处理。

乳腺炎的预防

1、孕期保健

- 乳头护理:孕期开始用清水清洗乳头,保持乳头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沐浴露等,若乳头内陷,可在孕中期开始进行乳头牵拉练习,如用手指轻轻提拉乳头,使其逐渐突出,便于产后婴儿吸吮。

- 知识储备:孕妇应提前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注意事项,做好心理准备迎接产后哺乳。

2、产后预防

- 正确哺乳:早开奶、勤吸吮是预防乳腺炎的关键,产后尽早让婴儿吸吮母乳,刺激泌乳二期启动,促进乳汁分泌和排出,遵循按需哺乳原则,不限制哺乳时间和次数,让婴儿充分吸空一侧乳房后再换另一侧,哺乳时应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仅含住乳头造成乳头损伤。

- 保护乳头: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不要用毛巾用力擦拭,哺乳结束后可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自然风干,起到保护作用,若乳头有破损或皲裂,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羊脂膏等促进修复的药物,暂停患侧哺乳,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并保持通畅。

- 自我检查:产妇要学会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每天观察乳房外观有无异常改变,如红肿、凹陷等;触摸乳房有无肿块、压痛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排查乳腺炎,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产后乳腺炎虽常见但可防可治,产妇及家属应重视乳房护理,掌握正确预防和治疗方法,保障母婴健康,顺利度过产后哺乳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