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艰辛的分娩过程后,选择剖宫产的新手妈妈们在迎来新生命的喜悦同时,也面临着术后伤口护理的重要课题,良好的产后伤口护理不仅能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还能让产妇身体更快恢复,为母乳喂养和后续生活奠定基础。

剖宫产伤口通常位于下腹部,手术切口有横切和纵切之分,不同切口在护理上有细微差别,但总体原则相近,术后起初,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伤口情况,确保无出血、渗液等异常,产妇回到病房后,首要任务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这意味着要尽量避免伤口沾水,尤其是在伤口未完全愈合前,若有汗水浸湿伤口周围皮肤,需用柔软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动作要轻柔,避免牵拉到伤口,防止伤口裂开。
在穿着方面,应选择宽松、透气且对伤口无压迫的衣物,最好是纯棉材质,减少衣物摩擦给伤口带来的不适,睡觉时可采取侧卧微屈位,既能减轻腹部伤口张力,利于血液循环,又有助于恶露排出,缓解产后身体负担。
饮食调理对伤口恢复同样至关重要,产后初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果等,蛋白质能为身体提供修复组织所需的营养,维生素 C、E 等抗氧化剂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伤口愈合能力,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与废物排出,防止便秘,因用力排便可能增加腹压,影响伤口愈合。
伤口的观察是每日护理重点,留意伤口有无红肿、发热、疼痛加剧或有异味的分泌物,这些可能是感染迹象,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正常情况下,剖宫产伤口会在术后 5 - 7 天左右愈合拆线(部分医院采用可吸收缝线无需拆线),拆线后 2 - 3 天内仍需保持伤口清洁,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
随着身体逐步恢复,适当活动必不可少,产后早期可在床边适度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如缓慢行走,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牵扯伤口影响愈合,适度运动还有助于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对产后心理健康有益。
产后 42 天复查也是伤口护理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 B 超、血常规等检查评估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结果给予进一步指导建议,若伤口处形成疤痕增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祛疤产品或接受相关治疗。
剖宫产产后伤口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清洁、饮食、活动、观察等多方面,新手妈妈们需秉持耐心与细心,严格遵循医嘱,悉心照料伤口,让身体在呵护下顺利康复,以最佳状态陪伴新生儿成长,开启人生新篇章,每一次精心护理都是对身体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生活品质的负责,相信在科学护理下,产后身体定能恢复如初,绽放健康光彩,与宝宝一同拥抱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