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市民广场:都市中的“罗马假日”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历史沿革与改造升级
  2. 独特的建筑设计
  3. 完善的功能分区
  4. 生态与文化相融合的环境氛围
  5. 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在深圳宝安区的新桥街道,隐藏着一座宛如欧洲小镇般的休闲胜地——新桥市民广场,自2019年全新开放后,这座占地12.7万余平方米的广场,一跃成为全市最大的街道级休闲文化广场,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功能设施吸引着众多市民与游客,成为了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和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去处。

历史沿革与改造升级

新桥市民广场始建于千禧年,承载着世纪之初新桥人对新时代的美好向往,陪伴了一代代新桥人的成长,2017年,在新桥街道成立元年,市民广场进行了再次改造提升,改善绿化,增加停车场、儿童游乐公园、大舞台等便民设施,使其更加贴近市民的生活需求。

独特的建筑设计

广场主体保留了两道半圆弧的西式罗马风格文化艺术长廊,共由228根罗马柱排列组成,单个柱体一人双臂难以抱合,堪称西式东境的建造典范,行走在长廊上,迈步于柱列间,磅礴大气、庄重典雅的美感油然而生,廊顶刻有十二星座的壁画,充分满足星座爱好者的猎奇心,间隔数米设置好的长椅则为市民游客观景提供了便利。

最为壮观的当属长廊一端的砖红色钟楼,仿照意大利圣马可钟楼而建,四方体立式塔楼、尖屋顶、白色圆拱窗……既有致敬经典之意,也加入了更现代的设计风格,钟楼顶部四面嵌有带罗马数字的表盘,每到准点钟声自鸣,响彻空际,悠扬回荡,用一种古老的方式向公众报时。

广场北侧设置了自带超大篷遮阳的圆形大舞台,是新桥人举办大型庆典活动的好去处,粤剧精品展演、文艺快闪、音乐会、演唱会、百对新人集体婚礼……这里曾为市民们奉献无数场精彩演出,而在广场南侧钟楼旁,开辟了一个小型的露天梯形剧场,时常开展文艺演出,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乐趣,小剧场外沿矗立着多个古希腊雕像,栩栩如生,吸引着人们去追索古希腊神话,了解西方文明。

完善的功能分区

广场以景观中轴线贯穿,融合西侧文化艺术中心及东侧文化艺术产业园,分设入口广场区、中心广场区及东侧文化运动公园三个区域,形成“一轴两带三区”的整体布局,这种布局不仅使广场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多样,也为不同类型的活动提供了合适的场所。

(一)入口广场区

南北门分别开辟了入口小广场,南面立有弧形圆拱门桥,以欧式喷泉造景,如同一位热情的主人张开双臂迎接每一位来客,从中轴线的大拱门入内,需登上台阶方可一览中心广场区景致,在造景上融入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东方艺术手法。

(二)中心广场区

作为广场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各种主要的娱乐和景观设施,如大小舞台、钟楼、喷泉、休闲花园、文化艺术长廊、景观雕塑等,这里经常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前来观看和参与,是城市的文化会客厅。

(三)东侧文化运动公园

配备了完备的跑道、球场等运动设施,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运动健身场所,无论是晨跑锻炼的老人,还是热爱球类运动的年轻人,都能在这里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

(四)儿童公园

布满游乐设施,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在这里度过愉快的亲子时光,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健康成长。

生态与文化相融合的环境氛围

广场以“城市与自然的崭新结合”为主题,除了可供游憩、休闲、娱乐外,还利用大量绿地来美化环境,休闲花园内大面积的绿树草地,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空间,还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夜幕降临,亮眼夺目的灯光喷泉伴随着广场音乐的欢快旋律,流光溢彩,营造出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广场还通过雕塑、浮雕等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罗马柱上的星座图和星空图,到古希腊雕像所蕴含的神话故事,再到各种具有艺术价值的景观小品,无不传递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广场内设有两个停车场,共482个停车位;同时建有三座五星级厕所,解决了市民的基本需求,紧邻新桥文化艺术中心的比邻而居,使得广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市民在欣赏自然美景和参与娱乐活动之余,还能参观艺术展览、观看文艺演出等,广场周边还有众多的商业网点和餐饮场所,满足市民的购物和饮食需求,一座欧式风格的人行天桥架设在广场南门口直通对面商场,天桥主道、侧道均以罗马柱样式支撑,屋面有飞马、小天使作为浮雕点缀,被市民们称为街道最美天桥,进一步加强了广场与周边商圈的联动。

新桥市民广场作为深圳宝安区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风格、完善的功能设施以及生态与文化相融合的环境氛围,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无论是想要感受异域风情的游客,还是追求品质生活的市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享受到一场别样的“罗马假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