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要达到哪个数值才称为高血糖?如何判定高血糖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对于血糖的高低评判有非常明确的数值,且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进展,对不同水平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基本数据与临床意义汇总如下:对正常人来说,血糖低于3.9mmol/L即为低血糖,不一定会有症状表现,但对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会产生不良影响,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危险性大大增加,甚至可危及生命。
对于有糖尿病的人来说,血糖低于4.5mmol/L即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低于3.9mmol/L后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是应当避免的,这与有糖尿病的人自身血糖调节能力较差密切相关。
当空腹血糖处于3.9-6.1mmol/L之间,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应处于4.4-7.8mmol/L之间时,表明机体血糖处于正常范围。但对正常人来说,当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时即提示血糖即将进入快速升高期,并可对血管产生微损伤,虽然损伤很轻微但也应引起重视,应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起。当空腹血糖处于6.1-7.0mmol/L之间时提示空腹血糖受损,当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1mmol/L时提示糖耐量异常,两种情况即可同时出现,也可分别发生,但只要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均表明机体处于了糖尿病前期,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向糖尿病快速进展。
当空腹血糖超过了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了11.1mmol/L,两个之中有一个或同时发生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发生了,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治疗措施将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
对于正常人来说,空腹血糖(餐前血糖)与进餐后2小时血糖的差值不会超过2mmol/L;对于血糖异常及有糖尿病的人来说,空腹血糖(餐前血糖)与进餐后2小时血糖的差值超过了4.6mmol/L时表明血糖波动过大,血糖控制极不理想,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免过早发生各种并发症。对于血糖的检测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医院通过生化检测仪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上述各项标准的制定均是以这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为依据的;二是通过血糖仪取指尖毛细血管血进行的检测,可作为日常监测血糖方法使用,与医院静脉血检测的结果基本接近,最大误差通常不超过15%。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血糖是维持我们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正常情况下,由于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我们的血糖都处于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其中空腹血糖应小于6.1mmol/L,而餐后两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当血糖超过此范围,即考虑为高血糖。
血糖的测定主要有指尖血糖和静脉血糖检查两大类,其中静脉血糖是最能反应我们机体血糖水平的,而指尖血糖由于毛细血管丰富,一般会略高于静脉血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监测空腹血糖喝餐后两小时血糖,其中空腹血糖是指完全禁饮食八小时后测得的血糖水平,而餐后两小时血糖则是以吃一口饭开始算起,经过两小时检查的血糖。
当我们空腹血糖水平超过7.0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即应考虑糖尿病可能。而对于血糖超过正常水平,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的血糖水平,我们称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一个特殊阶段,这时候我们机体代谢已经出现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若不然,很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对于高血糖人群,我们建议大家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必要时可完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或口服葡萄糖耐量测定,以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糖尿病一经诊断,除了坚持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药物要个体化,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经常听一些朋友说,我是三高啊!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所谓的三高人群啊!
血压高称为高血压病,血脂高成为高脂血症,血糖高就是高糖血症吗?血糖多高才能称为糖尿病呢?
和高血压、高血脂一样,糖尿病的诊断也是个数字诊断,它是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经过无数次的调查研究,认为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的血糖超过11.1mmol/L的情况下,最容易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如果血糖超过如上数值,那么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在空腹血糖6.0-7.0mmol/L,餐后2小时的血糖在7.8-11.1mmol/L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发展为糖尿病,因此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所以所有的诊断标准都不是空穴来风,不是专家坐在一起随便说说就可以定下来的,这是有循证医学的证据的。否则多喝些水怕什么,我的工作就是喝茶水,看报纸,多吃些饭怎么了,又不是吃不起,多上几趟厕所怕什么,又有时间。这些结果真的是和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有关,才提起专家注意的。
以上说法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易患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抽烟、压力大,活动量少,有妊娠糖尿病史或者巨大儿生育史等,这些都要求要定期进行血糖的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起病比较急,病程进展比较快,通常是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入院,入院时血糖比较高,常在20mmol/L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可高或者正常,代表起病时间的长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容易诊断。单凭症状,非常容易与急性胃肠炎、急腹症、脑炎等疾病混淆,因此对于急症患者,进行一次血糖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妊娠患者,在妊娠期间如果发现血糖超过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超过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8.5mmol/L,任何一个结果异常,就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综上所述:不同人群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不太一样的,采取的治疗方案也不相同。判断高血糖的方法就是进行血糖监测,这是最简单最准确的方法。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是国际上通用的筛查糖尿病的诊断方法,还可以观察患者的胰岛功能。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血糖值要达到哪个数值才称为高血糖?如何判定高血糖?
高血糖的标准指的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6.1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毫摩尔每升。
这两种血糖情况任何一种出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因为急性的应激或者是创伤导致的暂时性血糖升高等原因的时候那么就考虑患者的血糖已经出现了问题,出现问题之后,就要积极的处理。
但是空腹血糖正常不等于没有糖尿病,有一些有家族糖尿病史或者自身超重的人,空腹血糖属于临界高值,没有超出正常范围,但是餐后血糖可能很高。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间为空腹血糖受损,而用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间,就称为糖耐量异常,同时兼有者称为糖调节受损,这是糖尿病的后备军。而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ol/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耐量”就是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受饮食、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泌能力、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影响。糖耐量异常是指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正常的7.8mmol/L,但没有达到11.1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耐量异常是正常人向糖尿病病人过度的状态。糖耐量降低通常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糖耐量异常还不是糖尿病,但是未来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非常高。
相关研究表明,每年有5%~8%的糖耐量异常患者发展成为Ⅱ型糖尿病。同时糖耐量异常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
八种人要做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从糖耐量异常到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其中间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参与。下面8类人最好做做糖耐量试验:
1. 常规体检中,空腹血糖介于5.7~6.1mmol/L者;
2. 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脑力劳动者;
3. 体重大于正常体重的115%或体重指数≥25者;
4.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5. 以往有糖耐量异常者;
6. 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大血管病变者;
7. 在妊娠妇女中,年龄超过30岁,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大婴儿(出生时体重≥4公斤)者;
8. 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患者。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高血糖等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