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健康领域,骨质增生是一个常见且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它如同身体内部的一场“小风波”,虽看似平常,却可能给人们带来诸多困扰。

骨质增生,从医学专业角度而言,一般是指骨骼在生长、发育及其完成生长后的负荷过程中,出现病理性或适应性改变,使得骨骼局部异常增长而形成的多余骨组织,这种增生并非无端产生,往往与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年龄增长是较为常见的诱因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体的骨骼如同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机器零件,逐渐出现磨损与老化现象,关节软骨首当其冲,长期承受着身体的重量与日常活动的摩擦,会慢慢变薄、退变,为了稳定关节并分担压力,骨骼会在关节边缘等部位代偿性地增生骨质,试图加固关节结构,这就如同房屋的地基出现些许沉降时,周边的砖石会相应地堆积来维持平衡。
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对骨质增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颈部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颈椎的生理曲度会发生改变,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会牵拉颈椎骨骼,导致颈椎部位的应力分布不均,日积月累,颈椎的一些椎体边缘就可能长出骨刺,进而引发颈部疼痛、僵硬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同样,经常弯腰负重的体力劳动者,腰椎承受的压力过大,椎间盘容易退变,椎体间的连接稳定性受到影响,腰椎也容易出现骨质增生,给腰部带来沉重负担,甚至在劳累后疼痛加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运动损伤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高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时,如足球、篮球等,若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或者运动姿势不正确,关节部位就很容易受伤,像膝关节在突然扭转或过度伸展时,半月板可能受损,关节面软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身体为了修复损伤并适应新的力学环境,会在损伤部位周围形成骨质增生,这种因运动损伤导致的骨质增生,不仅让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备受折磨,还可能影响其退役后的日常生活,使关节功能长期处于不佳状态。
骨质增生的症状表现多样,且因增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当颈椎发生骨质增生时,患者常常会感到颈部酸痛、僵硬,这种不适感可能在清晨起床或长时间低头后加重,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上肢麻木等症状,当增生的骨质压迫到神经根时,会导致上肢放射性疼痛,就像电流沿着手臂传导,手指也可能出现麻木、无力的现象,握笔、系扣子等精细动作变得困难。
腰椎骨质增生则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隐痛、胀痛或者是刺痛,久坐、久站或者弯腰提重物时,疼痛会明显加剧,有些患者还会伴有腰部活动受限,不能自如地弯腰、转身,如果增生的骨质刺激到马尾神经,甚至会出现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身心健康。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早期可能会在上下楼梯、蹲下起身时感到膝盖疼痛、酸软无力,随着病情的发展,膝关节可能会出现肿胀、积液,关节活动时会听到摩擦音或感觉到摩擦感,行走时膝关节可能会出现“打软腿”的现象,即突然感觉膝盖无力,仿佛要摔倒,这使得患者的行动变得小心翼翼,步态也会发生改变,严重影响日常的出行与运动。
面对骨质增生这一健康挑战,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的关键,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在伏案工作时,应定时起身活动,伸展四肢与颈部、腰部肌肉,每隔一小时左右做几分钟的简单体操,缓解肌肉疲劳,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也至关重要,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枕头的高度要适中,以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
加强体育锻炼对于预防骨质增生也有着积极意义,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像游泳、散步、瑜伽等运动项目都是不错的选择,游泳时,人体在水中受到浮力支撑,关节的负担相对较小,能够有效地锻炼全身肌肉与关节;散步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腿部力量;瑜伽中的一些伸展、扭转动作能够很好地拉伸身体的肌肉与韧带,帮助维持脊柱和关节的正常位置关系。
饮食方面,保证摄入充足的钙、维生素 D 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富含钙的食物应适量摄入;多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从而帮助钙的吸收利用,对于已经患有骨质增生的患者,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而定,在症状较轻时,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热敷、按摩、针灸、牵引等)、药物治疗(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使用营养关节软骨的药物等),物理治疗中的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按摩则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关节的活动度;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效果;牵引能够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当骨质增生病情较为严重,如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血管导致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或严重的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有多种,如微创手术去除增生的骨质、关节置换术等,关节置换术对于一些严重的膝关节、髋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它可以替换病变的关节表面,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骨质增生,都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康复过程可能较为漫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在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时,要按照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强度与时间,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因过度锻炼而导致损伤加重。
骨质增生虽然是人体骨骼系统常见的病理变化,但通过深入了解其成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预防骨质增生的发生;一旦患病,也要科学地进行治疗与康复,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骨质增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维护骨骼健康,享受健康活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