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其美食和休闲文化闻名遐迩,还拥有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成都永陵博物馆(即王建墓)便是一颗镶嵌在这座城市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全国第一座被科学发掘的帝王陵寝,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历史长河中的瑰宝
永陵,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的归葬之所,公元918年,王建病逝,安葬于此,这座陵墓因此得名永陵,随着历史的变迁,永陵的命运也经历了起伏,直到1942年,考古学家对王建墓进行了首次科学发掘,并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1979年,王建墓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了研究五代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建筑布局与特色
走进永陵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墓冢,墓冢封土为半球形,高约15米、直径80余米,内部分前、中、后三室,每室由木门间隔,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墓室采用十四道红砂岩平地起券为肋,外部再用五万块大型青砖构筑直墙和双层券拱,这种纵列式护拱结构的建筑样式承受了墓室的主要压力,使得整个陵墓气势恢宏。
馆藏文物之精华
1.二十四伎乐
永陵最珍贵的文物莫过于雕刻在棺床壶门之内的“二十四伎乐”,东西两面各10人,南面4人,均为女性形象,她们或舞或奏,形态各异,生动再现了唐末五代宫廷宴享乐的乐舞场面,这些石刻乐伎手持各种乐器,共有20种23件之多,在我国同时代的各类文物种中堪称绝无仅有,其乐舞场面之大、乐器种类之多皆为少见,且极为写实,颇具神韵,更为难得的是,乐器编制属龟兹乐系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具有极高的价值。
2.王建石像
王建石刻真容像为红砂石圆雕坐像,通高86厘米,身着锦袍、头戴幞头,腰束玉带,足蹬皮靴,隆眉广颡,状貌伟然,睿智神勇,端庄安详,其神态刻画栩栩如生,与史书所载王建形象颇为吻合,这尊石像雕刻手法写实逼真,雕凿技艺精湛传神,是我国历代陵墓中仅见的帝王写真。
3.其他珍贵文物
除了二十四伎乐和王建石像外,永陵博物馆还藏有众多珍贵文物,如“玉大带”、“谥宝”、“玉册”等,这些文物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墓内还发现了大量的银器及铁猪、铁牛等随葬品,进一步丰富了永陵的文化内涵。
文化活动与作用价值
1.文化活动
近年来,成都永陵博物馆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永陵沙龙”系列、“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著名油画家作品展”等,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永陵及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作用价值
永陵墓内的二十四乐伎再现了唐末五代时期宫廷乐舞的演奏场景,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墓内出土的众多文物集中反映了唐末五代成都在经济文化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古代成都的历史文化风貌,作为全国第一座被科学发掘的帝王陵寝和唯一的地上皇陵,永陵对于研究古代帝王陵寝制度、丧葬习俗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成都永陵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馆藏文物、精美的建筑布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帝王陵寝的雄伟壮丽,还可以感受到唐末五代时期宫廷文化的繁荣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