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蒙古族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而闻名,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蒙古族人民欢聚一堂的时刻,更是他们传承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从春节到端午节,从那达慕大会到马奶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承载着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农历新年(春节)
1、节日概述:蒙古族把农历正月称为“查干萨日”,蒙古语里“查干”是“白色”的意思,“萨日”是“月”的意思,也称“白节”或“白月”,这与蒙古族自古崇尚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查干萨日”从腊月二十三——蒙古人称之为“小年”的那一天开始,到年三十、初一、初二进入高潮。
2、传统活动
- 祭祖先和神灵:家庭成员会穿上传统的蒙古族服装,准备各种美食和酒水,进行全面的清洁和布置,以迎接新年的到来,会祭拜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的平安和丰收。
- 传统表演和比赛:欢庆丰收,以及举办各种传统表演和比赛,例如马上喜托和“三拜”。
端午节
1、节日概述:端午节是中国汉族和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庆祝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期间,蒙古族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2、传统活动
- 举行“拽河”比赛:这是一种传统的蒙古族竞技项目,需要参与者在两岸的绳子上用力拽河水,最终决出胜负。
- 蒙古摔跤和马术竞技:在端午节期间进行蒙古摔跤比赛、马术竞技等传统活动,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氛围。
那达慕大会
1、节日概述: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传统活动
- 赛马:赛马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
- 摔跤: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参赛者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
- 射箭:也是那达慕大会上不可缺少的项目,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等,都要求前后一致,射手身穿窄袖袍,束绣花腰带,头戴毡帽,腰间系一条色彩鲜艳的绸子。
- 套马:这是蒙古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传统活动,烈马从骑手众多、马匹簇拥中被放开,骑手们争先恐后地纵马飞驰而去,骑手们要在疾驰之中套住马,比试套技,气氛紧张而热烈。
- 下蒙古棋:蒙古棋蒙语叫“夏嘎苏胡”,是蒙古族民间流行的一种棋类游戏,棋盘由九道竖线和七道横线组成,中间一道横线将棋盘分成两个相等的部位,棋子摆在线的交叉点上,双方各执黑白子若干,各有一枚印为马头的棋子为王棋,其余为普通棋子。
祖鲁节(降生节)
1、节日概述:又称降生节和静,是一种小规模的宗教节日。
2、传统活动:黄昏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人们将灯点燃后,从左到右转三圈然后洒酒祭天、磕头拜佛,祈求佛爷保佑长寿、平安。
麦德尔节
1、节日概述:节期在正月十五日,宗教色彩比较浓厚。
2、传统活动:每个黄庙都挂出弥勒佛的像,附近的牧民都来寺庙敬献供品,烧香叩拜,寺庙如果有活佛,就由活佛主持,没有活佛则由大喇嘛主持,拜完佛之后,大家由固孜达(旗长)带领进行射箭、赛马等活动。
祭敖包
1、节日概述: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内蒙古各地都有敖包祭祀,2013年6月,中国蒙古学学会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中,设立课题开展专项研究,课题组经广泛的问卷调查并多次分析论证,最后决定拟将祭祀敖包节作为蒙古族统一节日。
2、传统活动:人们通过这种方式传承着古老的祭祀文化,同一部落的牧民们都骑着马、骆驼,拿上酒肉等来到本部落敖包所处的山上,届时,人们先献哈达,然后由活/佛或大/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愿老天降福于人间,赐予人们平安无事;如果遇上旱灾,那就祈求老天下雨,使大地水草丰盛,牲畜兴旺。
塔克勒干节
1、节日概述:蒙古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以部落为中心的祭敖包活动,时间在夏季,敖包一般置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处,祭敖包可能是来源于古代的祭山,它是蒙古族对自然崇拜的表现。
2、传统活动:同一部落的牧民们都骑着马、骆驼,拿上酒肉等来到本部落敖包所处的山上,届时,人们先献哈达,然后由活/佛或大/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愿老天降福于人间,赐予人们平安无事;如果遇上旱灾,那就祈求老天下雨,使大地水草丰盛,牲畜兴旺。
祭祖节
1、节日概述:按照蒙古族习俗,农历三月十七日是纪念成吉思汗显示卓越的军事才华,建立赫赫战功的日子,成吉思汗遗物苏鲁锭”(长矛)的祭奠仪式就在这天举行,成吉思汗纪念节也叫祭祖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举行,是纪念蒙古族祖先成吉思汗的节日。
2、传统活动:每逢农历三月十七日,蒙古族众多的拜谒者便怀着虔诚的心情,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而来,他们来到成吉思汗陵,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雕像前,献上澍白的哈达明亮的蜡烛芬芳的香炷、乳黄的酥油、醇香的马奶酒等祭品,追忆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无尽的思念,这时候,整个陵园香烟缭绕,弭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氛。
马奶节
1、节日概述:在每年的农历八月末,蒙古族要举行为期一天的马奶节,这一节日是蒙古族传统节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一带为多见。。
2、传统活动: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牧民们为了祝愿健康、幸福、吉祥,人畜兴旺,所以以洁白的马奶来命名这一节日,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
燃灯节
1、节日概述: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庆祝。
2、传统活动:这一天家人团聚,围坐在灯旁共进晚餐,整晚都点着灯,这种习俗象征着光明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