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了解其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支气管炎的治疗策略、常用药物、日常护理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保暖
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颈部和胸部的保暖,以防病情加重。
2、饮食调节
宜进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等症状。
(二)对症治疗
1、止咳祛痰
对于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合适的止咳祛痰药物,氨溴索能促进呼吸道分泌黏性物质,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既能止咳又能祛痰平喘,适用于伴有喘息症状的患者,如果干咳明显,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可使用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嗜睡等副作用。
2、缓解支气管痉挛
若患者出现喘息、气促等支气管痉挛症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可通过吸入方式给药,起效快且副作用相对较小,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也能舒张支气管,同时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使用时需注意其血药浓度监测,以防中毒。
(三)抗感染治疗
多数急性支气管炎由病毒引起,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如果明确存在细菌感染,如咳黄脓痰、发热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可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克洛)等,对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但 18 岁以下患者禁用)。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一)稳定期治疗
1、长期家庭氧疗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且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改善缺氧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 15 小时,氧流量控制在 1 - 2L/min。
2、康复锻炼
适当的康复锻炼有助于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呼吸功能,如缩唇呼吸训练,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 2 - 3 倍,每次 10 - 20 分钟,每日数次;腹式呼吸训练,通过腹部肌肉的运动带动膈肌运动,增加肺通气量,可与缩唇呼吸结合进行,还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当地病原菌流行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常用的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若存在病毒感染证据,可加用抗病毒药物。
2、支气管舒张剂应用
同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舒张剂在缓解支气管痉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联合使用多种支气管舒张剂,如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与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以增强疗效。
3、糖皮质激素使用
对于病情严重、伴有广泛支气管痉挛或肺部炎症的患者,可在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等,但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多的副作用,如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药剂量,并逐渐减量停药。
支气管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因、症状等因素,采取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策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以减少支气管炎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