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给人体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养生契机,顺应时节特点,掌握科学的夏季养生要点,能让我们在酷暑中保持身心舒畅,提升生活质量,为一整年的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饮食调理是夏季养生的关键一环,盛夏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食欲常受影响,此时饮食宜清淡爽口,以清热解暑、健脾开胃为主,蔬菜瓜果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如黄瓜含水量极高,能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其富含的维生素 C 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苦瓜虽味苦却有清热降火、解毒祛湿的功效,无论是凉拌还是清炒都别具风味;冬瓜利水渗湿,煮汤饮用能有效缓解暑热带来的烦渴,适当增加粥类食物摄入,例如绿豆粥,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与粳米同煮,既补充了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又能起到清热作用,但需注意,夏季饮食不可过度贪凉,过多食用冷饮冷食易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尽量选择常温或温热的食物。
夏季作息也应遵循自然规律进行调整,昼长夜短的特点要求我们适当晚睡早起,但也不宜过晚入睡,一般建议在晚上 10 点至 11 点之间上床休息,保证每天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中午时分,最好能安排 30 分钟至 1 小时的午休时间,这不仅有助于恢复精力,还能缓解上午劳作或学习带来的疲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清晨和傍晚气温相对凉爽,适宜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轻缓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使身体因高温而过度损耗,但需避免在烈日当空的中午时段外出,以防中暑。
情志调养同样不容忽视,夏日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心烦气躁、情绪波动较大,此时应保持平和愉悦的心境,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等方式舒缓压力、放松心情,聆听悠扬的古典音乐,如古筝曲《渔舟唱晚》、钢琴曲《月光奏鸣曲》,能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山水之间,忘却外界的喧嚣与燥热;沉浸在一本好书中,无论是文学名著还是散文随笔,都能使心灵得到慰藉,转移对炎热天气的注意力,与家人朋友相聚聊天、谈心,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也有助于增进情感交流,营造和谐愉快的生活氛围。
夏季养生还需注重防暑降温与疾病预防,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太阳镜等,减少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居住环境要保持清洁通风,定期打扫卫生、更换床上用品,防止细菌滋生引发感染性疾病,夏季也是蚊虫活跃的季节,应使用蚊帐、蚊香、电蚊拍等工具驱蚊,预防蚊虫叮咬传播疾病,如登革热、疟疾等。
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夏季更要格外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高血压患者在高温天气下血压可能波动较大,需定时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用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防止因水果摄入过多导致血糖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环境中,以防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夏季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涵盖了饮食、作息、情志、防病等多个方面,只要我们遵循科学的方法,用心呵护自己的身体,就能在这个热情洋溢的季节里,享受健康、活力与宁静,让生命在夏日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以饱满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