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脾胃不适已成为许多人常见的困扰,脾胃作为人体的重要脏腑,其功能强健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而健脾茶,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茶饮,凭借其独特的配方和丰富的功效,为调理脾胃提供了一种温和而有效的方法,以下将详细介绍几款经典的健脾茶配方,以及它们的制作方法和功效,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养生良方。
陈皮姜枣茶
(一)配方组成
陈皮 5 克、生姜 3 片、红枣 10 颗(去核)、红茶 3 克。
(二)配方解析
-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它能够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使体内的湿气得以排出,从而改善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陈皮的香气还能舒缓肠胃的紧张状态,缓解胃部不适。
- 生姜:性温味辛,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生姜可以温暖脾胃,驱散寒邪,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生姜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
-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红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增强体质,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滋补食材。
- 红茶:全发酵茶,性质温和,具有暖胃、助消化的作用,红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等成分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有助于保护肠胃健康。
(三)制作方法
- 将陈皮洗净,切成丝;生姜洗净,切成薄片;红枣洗净,去除枣核,备用。
- 把陈皮丝、姜片、红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 15 - 20 分钟,让各种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
- 最后加入红茶,继续煮 2 - 3 分钟即可关火,将煮好的茶倒入杯中,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或红糖调味。
(四)功效与适用人群
此款健脾茶具有理气健脾、温中散寒、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喜温喜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的人群饮用,长期饮用还可以改善体质,增强脾胃功能,预防脾胃疾病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阴虚内热、实热证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党参白术茶
(一)配方组成
党参 10 克、白术 6 克、茯苓 8 克、甘草 3 克、陈皮 3 克、绿茶 3 克。
(二)配方解析
- 党参: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党参是常用的补气药材,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黄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 白术:苦甘性温,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功效,被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白术可以促进脾胃对水谷精微的运化和吸收,增强肠胃的蠕动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状况,对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疗效显著。
-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茯苓能够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减轻脾胃的负担,同时还能宁心安神,改善睡眠质量,与党参、白术配伍使用,可增强健脾祛湿的效果。
-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甘草在方剂中起到辅助作用,既能增强其他药物的疗效,又能缓解一些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使整个配方更加温和、协调。
- 陈皮:如前文所述,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能够行气消胀,促进脾胃的气机通畅,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可增强健脾消食的作用。
- 绿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等成分,具有提神醒脑、抗氧化、降脂减肥等作用,绿茶的清新口感可以中和党参、白术等药材的苦涩味,使茶饮更加可口易饮,同时其清热降火的特性也能防止服用补益类中药后可能出现的上火症状。
(三)制作方法
- 将所有药材(除绿茶外)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 30 分钟左右。
- 浸泡后,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 20 - 30 分钟,滤出药汁备用。
- 再次向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重复上述煎煮过程,合并两次药汁。
- 将煎好的药汁倒入茶壶中,加入绿茶,浸泡 3 - 5 分钟后即可饮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四)功效与适用人群
这款党参白术茶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宁心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湿浊内阻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肢体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对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脾胃疾病属于脾虚证型的患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本品不宜长期大量饮用,以免出现上火、便秘等不良反应,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饮用。
山药薏仁茶
(一)配方组成
山药 15 克(干品)、薏苡仁 10 克、芡实 8 克、白扁豆 6 克、大枣 3 颗(去核)、莲子 5 克(去芯)。
(二)配方解析
- 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山药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这些成分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能够滋养脾胃,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是一味平补脾胃的佳品。
-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薏苡仁具有良好的祛湿效果,尤其适用于脾虚湿盛导致的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状,同时还能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肠胃的抵抗力。
-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芡实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其健脾止泻的作用对于脾虚泄泻、带下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能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固摄功能。
- 白扁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白扁豆能够健运脾气,增进食欲,对于夏季暑湿较重时脾胃不和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其药性平和,不易引起上火等不良反应。
- 大枣:前文已述及大枣的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效,在此方中可与其他药物协同作用,增强健脾益气之力,并改善茶饮的口感。
-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莲子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在此方中去芯使用,可避免其苦寒之性影响茶饮的整体温性,而主要发挥莲子的健脾补肾、养心安神功效。
(三)制作方法
- 将山药、薏苡仁、芡实、白扁豆、莲子洗净,提前浸泡 2 - 3 小时(新鲜山药去皮切块);大枣洗净去核备用。
- 把浸泡好的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 30 - 40 分钟,至食材软烂。
- 最后加入大枣,继续炖煮 5 - 10 分钟即可关火,将煮好的茶饮倒入杯中,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如果喜欢清凉口感,也可以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片刻再饮用。
(四)功效与适用人群
山药薏仁茶具有健脾补肾、祛湿止泻、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大便黏滞不爽、肢体困重等症状的人群饮用,对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症状也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由于其成分多为药食同源之物,性质平和,适合长期饮用作为日常保健茶饮,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脾胃功能,预防脾胃相关疾病的发生,但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以上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健脾茶配方及其详细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