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中,隐藏着一座自然与科学交织的宝藏——北京自然博物馆,作为新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博物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展示着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了解地球生命历程的理想之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充满魅力的博物馆,开启一场探索自然奥秘的奇妙之旅。
博物馆概况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126号,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演艺区,其“山”字形的建筑外观独特而醒目,与周围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该馆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则达到10000余平方米,馆内收藏的标本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涵盖了古生物、动物、植物、人类等多个领域,总数超过30万件,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国宝级标本。
历史沿革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4月,当时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成立,办公地点最初设在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于1958年5月落成并对外开放,随后在1959年1月正式更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建馆以来,它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不断提升展览条件和服务质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自然博物馆之一。
基本陈列
1. 人之由来
人之由来展厅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四大基本陈列之一,曾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多年从事古人类学研究的老专家周国兴教授指导下完成,在内容上增加了近年来古人类学最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许多新的标本也在展览中亮相,展览主要从观众所关心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两个问题来设计展览内容,为了更清晰的展示这两个问题,展览分为“认识你自己”、“现代人之由来”和“中国人之由来(北京人)”三部分,通过化石、模型、图片等多种手段还原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发展历程。
2.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展厅重点讲述了化石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寒武纪大爆发,无脊椎动物的繁荣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示了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多细胞的后生动物,又历经二胚层阶段、三胚层阶段最后到脊椎动物起源的生命进化历程,展厅内有很多精美化石,并使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再现亿万年前的远古世界,例如精美的地层褶皱展现地壳运动的威力,多媒体动画展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米勒实验解释生命的起源等,观众可以通过参与展品互动,宛如置身4.6亿年前的海洋当中,直观地感受到远古生物的神奇,在美的享受中学到了相关的古生物学知识。
3. 植物世界
植物世界是北京自然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一直保留的四大经典常设展陈之一,2018进行了第四次更新改造,更新后的展览位于博物馆展览楼二楼北侧,展览面积850余平方米,展出的植物化石和各类现代植物标本多达1200余件,展厅分设 “植物演化”、“被子植物的繁盛与适应”和“植物与人类”三部分内容,植物演化厅以时间为轴线,从地球诞生开始,依次介绍了蓝细菌、内共生学说、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蕨类植物、楔叶类植物、真蕨类植物、前裸子植物、种子蕨、苏铁类植物、银杏类植物、松柏类植物、买麻藤类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繁盛与适应展厅分设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繁盛被子植物,分别展示了形态各异的叶、绚丽多彩的花和千奇百怪的果实/种子三个单元,第二个部分讲述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各类被子植物,选取了六种植被类型中的植物展出,包括热带雨林植物、红树林植物、荒漠植物、高寒植物、食虫植物和寄生植物,植物与人类展厅分为两个部分,外围墙面是第一部分,展示与人们的物质文明相关的植物内容,包括食用植物、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香料植物、染料植物和其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植物共七个单元,展厅中央区域是本展厅的第二部分,展示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国花,还展示了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贝叶经实物。
4. 神奇的非洲
“神奇的非洲”展厅采用环形全景画展示技术,将地面地形与背景画自然衔接,展现出旷远而又逼真的非洲原野景观:当狮子凶悍捕猎时,长颈鹿在附近的溪边饮水;草原狒狒偷走一只鸵鸟蛋,擅长奔跑的鸵鸟紧随其后、穷追不舍;夜晚的原野并不宁静,王猎豹将捕获的猎物挂在树梢,却引来斑鬣狗的围堵……
5.恐龙公园
恐龙公园展厅内共有23条活灵活现的恐龙、2只翼龙以及它们的窝,还有恐龙时代的海龟和恐龙蛋化石,这些恐龙代表了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生活的恐龙世界的面貌,展厅内还设有恐龙发掘现场,观众可以看到恐龙化石挖掘时候的情景和岩石状况,并且还可以通过恐龙发掘化石搜寻器来体验体味古生物学家挖掘化石的艰辛和乐趣,此外还有热河生物群和“和政羊”恐龙动物时代海洋的两个幻象,生动地展示出恐龙世界中生生不息的世界,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地球桑田式的巨大变化过程,体会到沧海桑田的重大地质式变化的重大地质过程,恐龙公园展厅也是一个互动体验空间,观众可以通过各种科技手段与恐龙亲密接触,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繁衍过程。
特色临时展览
除了基本陈列之外,北京自然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类特色临时展览,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珍贵的自然历史标本,中国恐龙展”曾先后在新加坡、日本、瑞典、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地展出,取得了良好反响,这些临时展览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视觉享受,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到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和新进展。
科普教育与互动体验
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北京自然博物馆注重提升观众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设有多个互动体验区和科普教室,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参与互动游戏、模拟实验等方式,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和魅力,在“探索角”实验活动区和科普教室,孩子们可以动手操作各种科学实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博物馆还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观众讲解自然科学知识,提供与专家交流的机会,每年暑期举办的“博物馆之夜”活动更是备受瞩目,包括表演、有奖竞猜、亲子互动等内容,吸引了众多家庭的参与。
结语
北京自然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收藏和展示自然标本的场所,更是一本生动的自然教科书,一个激发人们探索欲望的科学殿堂,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与远古生物对话;你可以漫步植物王国,感受生命的繁盛;你还可以深入了解人类自身的由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还是希望给孩子一个寓教于乐周末的父母,亦或是单纯想要领略自然之美的旅人,北京自然博物馆都将是你不容错过的精彩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