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扭伤的处理:全面指南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关节扭伤的常见原因
  2. 关节扭伤的临床表现
  3. 关节扭伤的诊断方法
  4. 关节扭伤的紧急处理措施(RICE 原则)
  5. 不同阶段的治疗与康复
  6. 预防关节扭伤的措施

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不适,正确的处理对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关节扭伤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紧急处理措施、不同阶段的治疗与康复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节扭伤的常见原因

1、运动不当

在体育运动中,如篮球、足球、跑步等,因突然的转身、变向、跳跃落地不稳或过度伸展、扭转关节,都可能导致关节扭伤,在篮球比赛中,球员快速奔跑中急停转身时,膝关节可能因承受过大的扭转力而受伤。

2、外力撞击

意外摔倒、碰撞或重物砸伤关节部位,会使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进而引发扭伤,行走时不小心踩到异物滑倒,手掌着地可能导致腕关节扭伤。

3、关节自身因素

关节周围韧带、肌肉力量不平衡,关节稳定性差,容易在正常活动中发生扭伤,长期缺乏运动导致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下降,或者本身存在关节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关节松弛等,也会增加关节扭伤的风险。

关节扭伤的临床表现

1、疼痛

扭伤后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程度与扭伤的严重程度相关,轻度扭伤疼痛较轻,重度扭伤则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时疼痛可稍有缓解,疼痛部位通常位于受伤关节及其周围组织。

2、肿胀

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和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液渗出,引起关节肿胀,肿胀程度因扭伤程度而异,严重者可能出现明显的关节周围肿胀,皮肤发亮,甚至有水疱形成。

3、活动受限

受伤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完成屈伸、旋转等动作,这是由于疼痛和关节损伤导致的保护性反应,踝关节扭伤后,患者行走困难,甚至无法站立。

4、局部淤血

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可在受伤部位出现青紫色瘀斑,一般在扭伤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显现。

关节扭伤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受伤关节的外观,包括肿胀程度、有无畸形等,然后进行触诊,检查压痛点、关节活动度以及关节周围的肌肉紧张度等,在检查膝关节扭伤时,会按压膝眼、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等部位,了解是否有压痛;并让患者屈伸膝关节,评估活动范围。

2、影像学检查

(1)X 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骨折、脱位等骨性结构的损伤,虽然对软组织损伤的显示效果有限,但对于判断关节是否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2)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清晰显示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半月板等软组织结构,对于明确诊断关节扭伤的程度、范围以及是否存在合并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3)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情况,且操作简便、无辐射,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之一。

关节扭伤的紧急处理措施(RICE 原则)

1、休息(Rest)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关节继续受力和损伤加重,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可以借助拐杖、支具等辅助器具减轻患肢负重,踝关节扭伤后,应避免行走,可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将受伤的踝关节抬高休息。

2、冰敷(Ice)

在扭伤后的 72 小时内,尽快进行冰敷,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关节表面,每次冰敷 15 - 20 分钟,每隔 2 - 3 小时重复一次,冰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注意冰敷时要防止冻伤皮肤,可在冰袋与皮肤之间垫一块薄布。

3、加压包扎(Compression)

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关节进行适度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和肿胀,包扎时要注意从肢体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缠绕,力度适中,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加压包扎不应过紧,否则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也不宜过松,否则起不到加压作用。

4、抬高患肢(Elevation)

将受伤的关节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在患肢下方垫上枕头、被子等物品,使患肢处于舒适的位置,腿部关节扭伤后,可将腿部垫高躺在床上休息。

不同阶段的治疗与康复

(一)急性期(扭伤后 1 - 3 天)

除了 RICE 原则外,还可适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应遵医嘱使用,如果疼痛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此阶段应以休息为主,避免任何形式的活动加重损伤。

(二)亚急性期(扭伤后 4 - 7 天)

在疼痛和肿胀有所缓解后,可开始进行一些轻柔的关节活动练习,如缓慢的屈伸动作,以促进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超声波、超短波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热敷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次热敷 15 - 20 分钟,每天 2 - 3 次,物理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恢复期(扭伤后 7 天 - 数周)

随着症状的进一步改善,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强度和范围,可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抗阻屈伸练习,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和再次损伤,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可配合按摩、针灸等中医疗法,促进康复进程,按摩可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主要针对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放松和揉捏;针灸则通过针刺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

(四)功能恢复期(扭伤完全愈合后)

此阶段应注重关节功能的全面恢复,可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和运动专项训练,使受伤关节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对于踝关节扭伤的运动员,在恢复到一定阶段后,可以进行一些模拟比赛场景的训练,如变向跑、跳跃投篮等,以适应实际运动的需要,但在训练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关节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预防关节扭伤的措施

1、运动前准备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升高体温、增加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弹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运动前应进行全身性的热身运动,包括快走、开合跳、动态拉伸等,重点关注即将参与运动的关节部位,如在进行篮球运动前,重点活动膝关节、踝关节和手腕等关节。

2、加强关节稳定性训练

通过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本体感觉,提高关节的稳定性,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可使用哑铃深蹲、腿弯举等动作;平衡训练可采用单脚站立、闭目站立等方式进行,定期进行此类训练,有助于预防关节扭伤的发生。

3、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

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和服装对于保护关节至关重要,运动鞋应具有良好的支撑性、稳定性和缓冲性能,能够适应不同的运动场地和运动方式,跑步时应选择专门的跑鞋,其设计能够提供足够的足弓支撑和减震效果;在进行球类运动时,应根据不同的运动特点选择合适的鞋子,如篮球鞋的高帮设计可以保护踝关节,佩戴适当的护具,如护膝、护腕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关节受伤的风险。

4、遵循运动规则和技巧

在运动过程中,严格遵守运动规则和规范的动作技巧,避免因错误动作或过度疲劳而导致关节扭伤,在进行举重运动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轨迹,避免突然发力或重量过大;在打篮球时,要注意落地的姿势和缓冲,避免垂直落地造成膝关节损伤。

5、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和良好的体能水平,身体疲劳或患有疾病时,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会下降,此时更容易发生关节扭伤,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正确的处理和预防对于保护关节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和运动中,我们应了解关节扭伤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一旦发生扭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以便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对生活和运动的影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