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味道如璀璨星辰,照亮味蕾,也触动心灵,鱼末,便是这样一份独特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承载着家庭、亲情与时光的温暖符号,在岁月的流转中,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小时候,每当逢年过节,家中总会热闹非凡,大人们忙前忙后地准备各种美食,而鱼末则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那时的我,总是好奇地围在灶台边,眼巴巴地看着长辈们处理新鲜的鱼,他们先将鱼开膛破肚,仔细地剔除鱼骨和鱼刺,然后将鱼肉细细地剁成碎末,那把锋利的刀在案板上快速而有节奏地起落,伴随着清脆的切剁声,鱼肉逐渐变成了细腻柔软的鱼末,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鱼腥味,混合着厨房烟火的气息,构成了童年记忆中最熟悉的味道。
制作鱼末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不少技巧,火候的掌握是关键,要将油锅烧热至恰到好处的温度,再倒入鱼末翻炒,此时,锅中会发出“滋滋”的声响,鱼末在油的包裹下迅速变色,从最初的粉嫩变得金黄酥脆,接着,加入适量的调料,盐、酱油、料酒、葱姜蒜等依次下锅,每一种调料都为鱼末增添了独特的风味,料酒的加入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去腥提鲜,还能让鱼末的味道更加浓郁醇厚,随着调料的均匀搅拌,鱼末在锅中翻滚跳跃,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股香味仿佛有魔力一般,瞬间充满了整个屋子,引得人口水直流。
当鱼末出锅的那一刻,热气腾腾的香味扑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一小块放入口中,先是感受到那酥脆的口感在齿间破碎,紧接着,鱼肉的鲜嫩和调料的浓郁味道在舌尖上散开,让人回味无穷,那时候,鱼末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食物,更是一种节日的仪式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道共同制作的美食,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那是最纯粹、最幸福的时光。
除了在节日里享用,鱼末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尤其是在农忙时节,父母辛苦劳作一天后回到家中,疲惫不堪却又要准备晚餐,这时,一碗简单的鱼末炒饭就成了他们的快手美食,母亲会将剩下的米饭与鱼末一起炒制,再加入一些时令蔬菜,如青菜、豆角等,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让饭菜变得更加可口,虽然只是一道普通的炒饭,但在父母的手中却变得格外美味,吃着这样的炒饭,我能感受到父母对家庭的付出和对生活的热爱,那碗鱼末炒饭里,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工作,在外面的世界里,我尝过了许多山珍海味,但心中始终念念不忘家乡的鱼末,每当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熟悉的鱼末味道,于是,在闲暇之余,我会尝试着自己动手制作鱼末,尽管我按照记忆中的步骤和方法去做,却总是做不出家乡那种独特的味道,也许是因为缺少了家乡的水土养育,也许是因为少了那份亲情的陪伴,心中的那份遗憾愈发浓烈。
有一次,我特地请假回到家乡看望父母,刚进家门,就闻到了熟悉的鱼末香味,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就去市场买了新鲜的鱼,精心为我烹制了这道最爱吃的菜,看着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岁月的痕迹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她的手依旧那么熟练地处理着鱼末,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子女的爱,那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家乡的鱼末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慰藉。
鱼末,这看似平凡的食物,却在岁月的沉淀中凝聚了深厚的情感,它见证了家庭的幸福与团聚,陪伴着我们度过了无数个美好的时光,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许多传统的食物和习俗都在逐渐被遗忘和淡化,但鱼末却像一颗永不磨灭的明珠,闪耀在记忆的深处,它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不要忘记家人的关爱和付出,不要忘记生活中那些简单而又珍贵的味道。
如今,每当我品尝到鱼末时,都会想起儿时的欢乐、父母的慈爱和家乡的模样,那一口口酥脆鲜香的鱼末,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寄托,它是岁月深处的一抹鲜香,是流淌在血脉中的亲情纽带,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