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转换成能量的过程
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进入绒毛内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的组织细胞内,再合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或者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与尿素。
同理,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过同样的吸收途径,在体内细胞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合成为肝糖原、肌糖原,还可进一步转化为脂肪。
同理,食物中的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最后流入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重新合成为脂肪。
每种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都释放能量共细胞利用。每单位物质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
食物在人体中是怎样转化为人所需的能量的呢
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进入绒毛内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的组织细胞内,再合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或者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与尿素。
同理,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过同样的吸收途径,在体内细胞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合成为肝糖原、肌糖原,还可进一步转化为脂肪。
同理,食物中的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最后流入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重新合成为脂肪。
每种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都释放能量共细胞利用。每单位物质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
人体内摄入热量是如何转换成脂肪的?哪类食物会转换哪些不会转换成脂肪
人体在摄入热量后,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热量,多余的热量才会转化为脂肪。碳水,蛋白质,脂肪都会转化为脂肪。但是转化为脂肪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蛋白质转化为脂肪最难,脂肪转化为脂肪最容易。
增加一公斤脂肪需要热量约7700千卡。1克蛋白质产生4千卡热量,1克糖产生9千卡热量,一克碳水产生4千卡热量。
蛋白质摄入后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掉,吸收之后蛋白质发生产热效应,又要消耗掉一部分;身体还要用蛋白质来修复组织合成身体蛋白质、合成酶、激素。因此很难有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
碳水摄入后,百分之50到80会转化为糖原,糖原的作用一是稳定血糖,促进脂肪细胞分解,二是为运动提供能量。另一部分会被身体拿来作为能量储存,最后碳水化合物平衡机制属于人体的营养素代谢平衡机制,和蛋白质一样属于多吃多消耗。在短期内,很难通过大量吃碳水和蛋白质长胖。
对于脂肪身体几乎没有调节机制,多吃了就会被储存。高脂肪的食物,往往热量很高。肌肉的的增加是有限的,脂肪的增加几乎是无限度,脂肪是最容易发胖的食物。
蛋白质,脂肪,碳水产生的能量都会转化为脂肪,最难转化为脂肪的是蛋白质,这也是减肥期间推荐低脂高蛋白食物的原因所在。
何种情况热量会转换成脂肪?
人体内有盈余热量才会合成脂肪,当身体消耗热量等于支出热量时是不会有多余热量来合成脂肪的。1克脂肪在人体内完全氧化能释放约9卡路里热量。 按照人体糖类转化为ATP的产能效率约为30%推算,含1000卡路里热量的糖类在体内完全转化最多能生成300卡路里左右ATP形式的能量,其余的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如果全部转换成脂肪的话,那么摄入1000卡的热量,能转化为33.3克的脂肪。
何种食物会转换成脂肪?
目前,已经知道的人体必需营养素有42种,大致可以分为6七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也有人把膳食纤维称为第七大营养素。为人体提供热量。
按人体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宏量和微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水
所以什么食物可以转换成脂肪,就很好理解了,直接把食物中的热量归结为6大营养素中,而6大营养素中宏量营造素占绝大多数,而微量营养素人体内相很少,所以这里不做介绍。
宏量营养素中:脂肪肯定是最容易转换成脂肪的,本身相比蛋白质和碳水,脂肪可以产生2倍的热量。而碳水和蛋白质每克都可以产生4kcl的热量,但是蛋白质提供热量不是他的主要功能。
所以人体主要可以转换成脂肪的排序为:脂肪>碳水>蛋白质>微量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