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不知道跟别人聊什么,氛围很尴尬,怎么办
有社交恐惧症,那就尽量减少社交,你为什么要逼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人生苦短,你应该花时间在你感兴趣的事情上,你要明白一点,你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不是为了尝那些苦的,而是为了体验让你兴奋满足的事情的,既然你社交恐惧,说明你喜欢安静,通常也说明你喜欢思考,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周围的环境不太一样,你是独特的,你有独立于周围大众的人格,这是你的个人魅力所在,与其花时间再逃避社交,不如直接跟say no!然后去做你自己,相信我,这是一种很爽的感觉!
总分数为144分,累加计算得到自己的分数:
0~30分:无社交恐惧症
31~60分:轻度社交恐惧症,需适当调整心理
61~90分:中度社交恐惧症,建议咨询心理医生
91~144分:重度社交恐惧症,请尽快向专家咨询进行诊断和治疗
用于治疗焦虑症的认知行为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药物疗法同样对社交恐惧症有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有严重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可能不愿意进行心理咨询,还须家庭成员予以劝导和鼓励,尽快接受治疗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社交恐惧症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简单讲,社交恐惧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一般社交恐惧症”,也就是无论处在何种社交场合,都害怕被人注意,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和人发生目光接触。
另一类是“特殊社交恐惧症”,即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恐惧,如害怕当众发言等。
不管是哪一类恐惧,带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真正害怕的不是别人, 而是自己。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过分敏感、完美主义、自我要求高、过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过分关注自己、固执、胆小…… 他们总是希望做到最好,又常常害怕自己不能做到最好。
社交恐惧症的危害很大,会降低工作效率,降低机体免疫力,加重精神疾病,严重者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社交往来中,可以从重视同理心入手,去改进自己的社交恐惧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
同理心,最早是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来的。就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理心和同情心是有区别的,它更多的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那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一方面,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不愿意接受的行为、事物等,千万不要施加给别人;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欢的东西或愿意接受的行为、事物等,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行为、事物等。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强调的也是同理心。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善于体察他人的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这样的人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最值得大家的信任。 所有人都希望他人理解自己。缺乏同理心的人只会霸道、武断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
反之,一个有同理心的人则会先把自己的意见或忠告放到一旁,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当别人表达意见时,不仅要理解他的立场和感情,还要设法使对方明白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他的想法。这样去做除了能表达尊重和诚意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对方充分的信任。
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具有了同理心,设身处地地体察对方的立场、观点、感受、难处,那么,领导和员工之间、上司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等等,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照顾,多一份体贴,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更加融洽、更加温馨。
如果事事处处能从同理心出发,所谓社交恐惧症的情况有可能也会不治而愈。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我曾经因不喜欢人际交往、自卑、内向,失去了很多次让自己变得优秀的机会。人到中年,慢慢的悟出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调整。
首先不要有担心自已不够好的想法。有了这个‘不夠好’的种子,就害怕别人认为你不好,害怕别人给你负面的反应和评价,这样自己就变的被动了。
我好不好是由我自己的想法决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穷的生命力;都有自己的生命特色,都是跟别人不同的足够好的自己。
其次不需要有获得别人认可的想法。我曾经认为只要我变得夠好了,就会有很多人喜欢自己,我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然而这只是美丽的肥皂泡泡,这样会让自己更痛苦、更内向。老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我就是我,不许要别人认可,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大胆、自信的去走自己的路。
最后重塑心灵之路。我曾经在一次升职的工作中,因不喜欢人际交往,没有自信心,错失了本应属于我的职位。从此以后我就看了很多调整心理方面的书,积极参加义工活动。不断的坚持体育锻炼,脑子里产生了很多快乐的、自信的细胞。
虽然人到中年,我相信我的明天会更好!同时我也希望提问的作者能早日重拾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
入职现在公司一年多了,公司氛围很压抑,上班时间除了工作内容上的交流,就没人说话了,很痛苦怎么办
工作氛围轻松,私下交流随意和谐,这哪里是工作场合呀,这明明是茶馆,书吧等休闲放松的场所!
工作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想说爱它不容易!俗话说,工作要有工作的样子。
上班本身就是以工作为中心,交流也是以工作为主体,讨论沟通。在上班时间少说多做,不交流工作以外的话题,不四处乱窜,嘻嘻哈哈,少做互动。这也是一个墨守成规的工作准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安排,每一个圈子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合得来,大家也是三三两两小抱团,关系好一些多说两句话而已。
科技改变生活,现在大家都习惯网上聊天沟通,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事。既不影响他人,谁知道你在做什么呢?也不会让领导觉得你无所事事。
办公室公开交流说题外话,一是影响周边同事工作,二是领导看到也不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领导,看到手下的员工上班时间不干活,或者边说边干,组团聊天,气氛活跃,心里是什么想法?
工作中再出点小差错,更是让领导捉住了小辫子。认为是你工作态度不端正,做事不集中精力。
也许你会说工作已经完成啦偶尔放松交流之类的,但是你完成了不代表其他同事也完成了,再说完成了,你可以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也可以自娱自乐,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领导也会喜欢!
我在的公司工作20年,大家上班的时间就很安静,各做各的事情。只有工作上需要沟通的时候大家单独交流沟通,谈不上工作氛围压抑!
甚至有几个同事工作时间都带着一只耳麦,就没想与人说话的意思。
午休时间,大家也只是偶尔说说闲话,大多数人都是饭后拿着手机在座位上自娱自乐,有个别注重养生和身体怕长胖的去外面散步,大部分人都会闭目养神,午休半个小时保持下午的精神状态!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工作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实在不行就换一个工作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