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人们约 9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无论是住宅、办公室还是各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品质乃至工作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装修装饰材料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新装修的房屋中,人造板材如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大量使用,这些板材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胶粘剂,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甲醛会持续缓慢释放,据研究,甲醛的释放周期可能长达 3 - 15 年,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甲醛环境中,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白血病、鼻咽癌等恶性疾病,像油漆、涂料、胶水等装修材料也会释放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些物质不仅气味刺鼻,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损害,例如引起头晕、头痛、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长期接触甚至会增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疾病的风险。
家具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一些劣质的沙发、床垫、衣柜等家具,为了追求低成本和外观效果,可能会使用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和胶水,某些软体家具中使用的海绵填充物可能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受热等因素,这些物质会逐渐释放到室内空气中,而且家具表面的涂层处理如果采用劣质油漆,同样会散发有害气体,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人员活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人体本身会产生二氧化碳、水汽以及皮屑等代谢产物,在密闭且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中,这些物质的积累会导致空气湿度上升、氧气含量下降,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比如在人员密集的办公室或教室里,长时间不开窗通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升高,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吸烟行为更是严重污染室内空气的“罪魁祸首”,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附着在室内的墙壁、天花板、家具表面,难以消散,被动吸烟者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严重危害,增加患肺癌、冠心病等疾病的几率。
建筑结构与通风条件对室内空气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一些老旧建筑由于设计不合理,窗户面积小、通风口少或者通风系统不完善,导致室内空气无法有效流通,污染物容易积聚,而现代的一些高层住宅为了节能保温,往往采用密封性较好的门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消耗,但也减少了自然通风的机会,相比之下,配备有良好机械通风设备如新风系统、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建筑,能够主动地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排出污浊空气,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新风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在一些普通住宅和小型商业场所的应用并不普及。
室内空气质量不佳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种疾病风险外,长期处于污染的室内环境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导致频繁生病且恢复时间延长,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等敏感群体来说,其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受到的危害更为严重,儿童长期暴露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中,可能会影响其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孕妇吸入过多有害气体,可能会增加胎儿畸形、早产等风险;老年人则可能因室内空气污染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
面对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装修环节,应选择环保型的装修材料和家具,购买装修材料时,要查看产品的环保认证标志,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如 E0 级、E1 级的人造板材,选用水性漆、环保型胶水等低 VOCs 释放量的涂料和粘合剂,购买家具时,要向商家索要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确保家具的甲醛释放量等指标符合安全标准,在装修完成后,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最好经过专业的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再入住。
日常居住和办公过程中,要加强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尤其是在新装修的房屋或冬季使用暖气、夏季使用空调的时段更不能忽视通风,对于通风条件较差的房间,可以借助风扇辅助空气流通,形成空气对流,加快污染物的扩散和排出,还可以在室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芦荟等,它们具有一定的吸附有害气体的能力,虽然其净化效果相对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戒烟限酒、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打扫地面、擦拭家具表面,减少灰尘和过敏原的积累;避免在室内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清洁剂,如需清洁可采用温和的天然清洁剂;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避免过于潮湿或干燥,防止霉菌滋生和细菌繁殖。
室内空气质量是一个关乎每个人健康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从装修源头把控、日常通风维护以及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保障自己和家人、同事的健康安全,提升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到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行动时,才能在这个看似封闭却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空间里,自由畅快地呼吸每一口清新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