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身体的“求救信号”与应对策略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腹痛的常见原因
  2. 腹痛的诊断方法
  3. 腹痛的应对措施

腹痛,这一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它犹如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从轻微的食物不耐受到严重的疾病发作,都可能表现为腹痛,了解腹痛的常见原因、诊断方法以及应对措施,对于我们守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

腹痛的常见原因

(一)消化系统问题

1、胃炎与胃溃疡

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长期饮酒、暴饮暴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胃炎,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胃溃疡则是胃黏膜的溃疡性病变,疼痛多具有节律性,常在餐后 0.5 - 1 小时发作,进食后缓解,其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机制减弱等因素有关。

2、肠炎

肠炎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肠炎等,多因饮食不洁、水源污染等引起,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呈稀水样便、脓血便等,常伴有里急后重感,即有排便不尽的感觉,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3、胆囊炎与胆石症

胆囊结石可阻塞胆囊管,引发胆囊炎,胆囊炎的典型症状为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或加重,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钝痛或剧痛,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胆囊结石刺激胆囊壁,引起胆囊收缩和炎症反应,而油腻食物会促使胆汁分泌增加,加重胆囊负担。

4、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常见的有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等,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可伴有肠鸣音亢进,粘连性肠梗阻多由于腹部手术、炎症等原因导致肠道粘连,使肠腔狭窄或闭塞;蛔虫性肠梗阻则是因为大量蛔虫聚集在肠道内,堵塞肠腔。

(二)泌尿系统疾病

1、肾结石

肾结石是由于尿液中的某些成分过饱和析出形成结晶,逐渐长大而成,当结石移动时,可刺激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引起肾绞痛,这种疼痛通常非常剧烈,呈阵发性,部位多为腰部或上腹部,可向下腹部、大腿内侧放射,同时常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结石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是否活动等因素都会影响疼痛的程度和性质。

2、肾盂肾炎

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多由尿道上行感染引起,患者除有腹痛外,还常有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肾盂肾炎可引起肾脏组织的炎症反应,刺激肾脏包膜和肾盂,导致疼痛,同时炎症刺激膀胱三角区,产生尿路刺激症状。

(三)妇科疾病(女性)

1、痛经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与月经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有关,疼痛多为下腹部坠胀、痉挛性疼痛,可伴有腰酸、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月经来潮后逐渐缓解,继发性痛经则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引起,疼痛程度较重,且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月经失调、性交痛等症状,这些疾病会导致盆腔组织的结构异常和神经末梢受压,从而引发疼痛。

2、宫外孕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称为宫外孕,常见于输卵管,典型症状为停经后出现下腹部一侧隐痛或酸胀感,若发生流产或破裂,可突发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可出现晕厥、休克,这是因为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生长,随着胚胎发育,输卵管膨大破裂或流产,刺激周围组织和神经,引起剧烈疼痛和腹腔内出血。

腹痛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腹痛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对于急性腹痛患者,如果腹痛发生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首先考虑胆囊炎或胆石症;如果是在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可能与妇科疾病相关,既往病史也非常重要,如是否有腹部手术史、消化性溃疡病史、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等,有助于缩小诊断范围。

(二)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

医生会观察腹部外形是否膨隆、有无胃肠型及蠕动波等,触诊时,注意腹部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部位和程度,如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 1/3 处)压痛提示阑尾炎;右上腹墨菲氏征阳性(检查者用手按压患者右上腹,让患者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患者因疼痛而突然屏气),提示胆囊炎,叩诊可了解腹部有无移动性浊音,以判断腹腔内是否有积液,听诊肠鸣音的频率、强弱和性质,如肠鸣音亢进可能提示肠梗阻。

2、其他检查

对于女性患者,还会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等,以检查子宫、附件是否有压痛、肿块等异常。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有感染存在,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尿常规检查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有帮助,如尿红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结石或炎症,粪便常规检查可检测是否有肠道感染、寄生虫卵等,生化检查如血淀粉酶、脂肪酶测定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肝功能检查可了解肝脏功能,对某些腹痛病因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是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可用于检查肝、胆、胰、脾、肾、子宫及附件等脏器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胆囊结石、肾结石、宫外孕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内有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即可诊断为胆囊结石。

(2)X 线检查

包括腹部平片和钡剂造影等,腹部平片可以显示肠道内的气体分布情况,对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钡剂造影主要用于检查胃肠道的形态和功能,如食管癌、胃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可通过钡剂造影发现病变部位和形态。

(3)CT 和 MRI 检查

CT 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腹部解剖图像,对于实质性脏器的病变(如肝脏肿瘤、胰腺肿瘤等)、腹腔内脓肿、血管病变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 检查在软组织分辨率方面优于 CT,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如腹主动脉瘤等)以及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诊断更有帮助。

腹痛的应对措施

(一)紧急处理

对于突然出现的剧烈腹痛,尤其是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的患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急诊救治,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腹部肌肉紧张,如果怀疑是胃肠道穿孔或腹腔内出血,应禁止饮食和饮水,以免加重病情。

(二)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

对于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饮食上应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规律饮食,对于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禁食油腻食物,病情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控制脂肪摄入量。

2、生活习惯改善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和缓解腹痛非常重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对于便秘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三)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药物

(1)解痉止痛药

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M 受体阻滞剂,可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胃肠绞痛、胆绞痛等,但需注意这类药物可能有口干、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

(2)止泻药

对于腹泻型腹痛患者,可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水分,减少腹泻次数。

(3)促胃肠动力药

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适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痛等症状,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2、病因治疗药物

(1)抗感染药物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痛,如细菌性肠炎、胆囊炎等,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对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痛,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2)抑酸药

对于胃炎、胃溃疡等胃酸分泌过多的疾病,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