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支气管炎:病因、症状及防治全攻略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什么是支气管炎
  2. 支气管炎的病因
  3. 支气管炎的症状
  4. 支气管炎的治疗
  5. 支气管炎的预防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深入了解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什么是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由于迁延不愈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反复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病史对于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具有重要意义。

支气管炎的病因

1、吸烟

长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发病因素,香烟中的焦油、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具有多种损伤效应,它们可以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弱,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支气管痉挛,从而增加气道的阻力,引起支气管黏膜的充血、水肿、黏液积聚和肺泡中吞噬细胞的增殖。

2、感染因素

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感染常以病毒感染为主,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可造成支气管黏膜不同程度的损伤,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这也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致病因素。

3、环境因素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空气中的烟尘或粉尘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密切,其他如被动吸烟、厨房油烟、油漆染料、刺激性异味等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有关。

4、免疫功能紊乱

许多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一些免疫球蛋白缺乏的患者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原发性或继发性呼吸道纤毛功能障碍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原因,因为这种功能障碍会导致呼吸道清除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程度逐渐加剧,这与老年人呼吸道黏膜和腺体的退行性变有关,老年人气道的净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使得他们更容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的症状

1、咳嗽

长期、反复而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突出表现,咳嗽的程度与支气管内分泌物的量和痰出时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痰液增多时咳嗽加重,痰液排出后咳嗽减轻。

2、咳痰

一般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咳出,在感染或受寒时,痰量增多,黏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有时咳痰中可带血。

3、气喘

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喘息)症状,患者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

4、其他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进展缓慢,病变常累及邻近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可引起肺气肿,出现活动后气短等症状,若合并感染则有发热甚至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年老体弱者甚至可能出现神志不清、谵语等症状。

支气管炎的治疗

1、急性发作期治疗

控制感染是关键措施,根据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轻者可口服,较重患者用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G、红霉素、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可使用镇咳、祛痰和平喘药物。

2、缓解期治疗

(1)坚持锻炼身体

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活动量以无明显气急、心跳加速及过分疲劳为度。

(2)预防感冒

感冒常可诱发慢支急性发作,因此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受凉感冒。

(3)戒烟

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4)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应用免疫调节剂、中药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改善肺功能。

支气管炎的预防

1、戒烟

吸烟是导致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戒烟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2、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

尽量避免接触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机会。

4、注意保暖

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因为感冒容易引发支气管炎。

5、加强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支气管炎。

6、注意饮食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支气管炎是一种需要我们重视的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患病风险,保护呼吸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