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压
什么是血压
- 血压的概念
血压指的是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血压由两个数值组成,即高压和低压,专业名称分别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当人体的心脏在收缩的时候,主动脉内的压力最高,这个压力,就是收缩压;而心室在舒张期,主动脉内压力最低,称为舒张压 。 一定数值的血压,是血液在动脉血管内向前推进的保证。
- 高血压标准
所谓高血压,指的是在诊室里,测量血压至少3次以上≥140/90mmHg。不管高压或者低压,只要高于这个界限,就算是高血压了。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来水的水压其实是一个道理。血压的产生,是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把血液射入血管形成的。
高血压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血压升高而发生的一种病症,高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一系列的危害,严重的会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脑中风等。因此,一定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
血压多高才算是高血压呢?
有个评判标准:
成年人血压的正常范围是收缩压(高压)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低压)在60~90mmHg之间。
如果高压大于140mmHg和(或)低压大于90mmHg,血压就是升高了。
当然,偶尔一次测量血压升高,并不能确定就是患了高血压病,因为血压容易受到睡眠、情绪、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当这些因素袪除后,血压会下降到正常范围。但如果“非同日三次”测血压都超标的话,就说明很可能是患高血压了,这时候应该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具体情况。
高血压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也会逐渐上升。建议35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年测一次血压。
您测过血压吗,您的血压正常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是汤大伟医生,做靠谱、管用、有趣的健康科普。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的危害近些年也逐渐被大家熟知。
那到底血压多高才算高血压?
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发布了世界范围内适用的《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这是迄今全球最新的高血压病指南。
在对高血压的定义上,其诊断标准与我国及欧洲、日本等大多数国家的指南相同,但特别提出了诊室血压,即连续测量2-3次诊室血压≥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同时还强调了如果条件允许不能只靠一次血压测量,最好1-4周内进行2-3次测量血压。这个时间相对以前的规定2-3次更加科学,充分考虑了环境、外界刺激等多因素的干扰。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
正常血压是多少?
正常的血压为收缩压在130mmHg,舒张压85mmHg,被视为正常血压。
正常的血压高值是
收缩压在130mmHg139mmHg
舒张压85mmHg-89mmHg
被称为正常的血压高值,也就是这个期间,不判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标准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49mmHg和舒张压在90~94mmHg之间者为是。
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者为是。
高血压还应有以下标准:
1、常有突然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气促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2、常有心、肾功能不全的表现。
3、动脉舒张压常持续超过130mmHg。
4、眼底检查常有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若由继发性高血压所致者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危重者可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高血压,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血压的高低不仅与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季节、气候和职业的不同,血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运动、吃饭、情绪变化、大便等均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休息、睡眠则会使血压下降。
降压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心情放松。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拥有一颗平常心,比什么灵丹妙药都重要。
血压类别,理想血压和高低血压值: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在不同血管内,血压被分别成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而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概念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血压的形成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足够量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同时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对血压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
产生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是心血管内有足够量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是形成动脉血压的能量来源。
动脉血压的意义
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动脉血压是推动血液流动的驱动力,它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且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保证全身各器官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各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 若动脉血压过低,则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导致组织缺血、缺氧,造成严重后果。
- 若动脉血压过高,则心室射血所遇阻力过大,心肌后负荷加重,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可致组织器官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人类健康与生命无形的“杀手”。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