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的概念是什么
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的境遇和生活,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并希望保持现有状态的稳定心情。
一个人如果衣食堪忧、居无定所,他说自己是幸福的,那就是胡扯。
一个人住别墅、开豪车、衣食无忧、又有花不完的钱,但精神上不快乐,他也未必感到幸福。
两个人在完全相同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中生活,一个人感到幸福,另一个人会觉得不幸福。
以上三种情况说明:幸福感取决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幸福存在于差异化中,也就是说,对幸福的感觉因人而异。
人生在世,有的人侧重于物质方面。这种人以追求金钱和感官上的满足为人生目标。赫拉克利特说: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富兰克林说: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小实惠。
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人更多一些。如果他们采取正当合法的途径,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自然无可厚非。
有的人侧重于精神方面。
每个人的人生理想、对生活的期望值不一样,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也不一样。
在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幸福往往就是一种主观感受。人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幸福是对眼前的感受,是标标准准的现在时。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牵涉到一个人的职业活动、经济收入、婚姻家庭、身体状况、人际关系、社会评价等方面。
由于客观事物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加之人的追求、欲望又是无止境的,因此,人们的幸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想保持幸福的生活,就得继续努力,创造幸福。
幸福生活是如何定义的
人的幸福生活,指的是身心健康,心情愉悦。
身心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没有疾病痛苦,心里素质良好,没有压抑感和忧愁感;心情愉悦是指不为生活上的琐事发愁,吃穿住行样样有保障,心情舒畅,思想活跃。达到上面这两条标准就算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了。
怎样才能达到幸福快乐呢?一要劳动。劳动最光荣,财富随之行。汗滴皆入土,黄金跟着走。说明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不去劳动,不如禽兽。二要舍得。人常说,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奉献才有回报,有付出才有收获。人在奉献中成长,快乐从丰收中获得,这是恒古未变的真理。
三是疏财。一个人应拿得起放得下,不可当守财奴。钱够用就行,房能住便可。在家无忧愁,出门有朋友。多施禄中米,人人皆自由。这就是旷世达人。闲看风云雨雪,忙时莫抱手歇。琴棋书画咱会,别把名利集结。三百春秋水东流,万古江山主成丘。双手凿出幸福路,鄙人从不羡王侯。这样就不会被名利所累,就会成为了一个高尚的人,有积极趣味的人,何愁人生不幸福?不想幸福也都难!是否这样?扪心可知。
幸福,简单而快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成千上万者都为幸福奔碌,打拼,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小天地,以及给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日子过得甜蜜安康,是每个人心中所向的愿望。沿着梦想扬帆的路出发追求,这一路也许風雨交加,但風雨过后的彩虹,依然是前行路上一道最靓丽的風景。幸福,是灯下的欢聚声语,粗茶淡饭的清欢乐融;幸福,是摇篮催眠的童谣,月光下偎怀的童话故事;幸福,是俩人携手,十指相扣不离,庭前赏春花秋月,搀扶至老;幸福,是用真诚去帮助别人,同时也让自己获得一种快乐感。曾记得有一首《幸福在哪里》的歌曲,歌词这样写到:“幸福在哪里,朋友来告诉你,他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他在辛勤的劳动中。”我想,这就是幸福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