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而腹泻作为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常常让家长们忧心忡忡,宝宝一旦发生腹泻,不仅身体会遭受不适,还可能影响到营养的吸收和生长发育,了解宝宝腹泻的原因并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一、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是引起宝宝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它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粪 - 口途径传播,诺如病毒也是常见的肠道病毒,常在幼儿园、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引发聚集性腹泻,腺病毒、星状病毒等也可能导致宝宝腹泻。
2、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细菌可污染食物、水源或奶瓶等用品,宝宝摄入后易引发肠炎,出现腹泻症状,常伴有发热、腹痛、粘液脓血便等。
3、寄生虫感染
贾第虫、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感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相对常见,可引起宝宝慢性腹泻,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非感染因素
1、喂养不当
(1)辅食添加过早或过快: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如果辅食添加的种类过多、量过大或过于油腻,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性腹泻,有些家长在宝宝 4 个月时就添加了蛋黄、肉类等辅食,而此时宝宝的肠胃可能还无法适应这些食物。
(2)食物过敏: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幼儿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因之一,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在饮用普通配方奶粉后,可能出现腹泻、皮疹、呕吐等症状,鸡蛋、小麦、大豆等食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3)乳糖不耐受:部分宝宝肠道内乳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被抑制,在进食含有乳糖的食物后,乳糖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在肠道内被细菌发酵产气,导致腹胀、腹泻,母乳中含有乳糖,如果宝宝有乳糖不耐受,母乳喂养时也可能出现腹泻症状;而配方奶粉中通常都含有乳糖,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来说,需要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粉。
2、气候与环境变化
宝宝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腹部着凉后容易引起胃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在天气突然转凉时,如果没有及时给宝宝增添衣物,尤其是腹部保暖不够,就很容易发生腹泻,环境污染、家庭卫生状况不佳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宝宝感染病菌的机会,从而引发腹泻。
二、宝宝腹泻的危害
(一)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腹泻会导致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若不及时补充,可引起脱水,轻度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燥;中度脱水可能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重度脱水则会导致休克,危及生命,电解质紊乱还会影响宝宝的心脏、神经、肌肉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二)营养不良
长期的腹泻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体重不增甚至下降,生长发育迟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缺乏,会使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患上其他疾病。
(三)肠道损伤
频繁的腹泻会使肠道黏膜受损,破坏肠道正常的屏障功能,使病菌更容易侵入肠道,引发更严重的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三、宝宝腹泻的预防措施
(一)注意饮食卫生
1、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宝宝,保持乳房清洁,喂奶前用温水清洗乳头。
2、人工喂养时,要确保奶瓶、奶嘴等用具严格消毒,冲调奶粉时要按照正确的比例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奶液浓度过高或过低,使用经过煮沸消毒的温开水冲调奶粉,冲调好的奶液最好在 1 - 2 小时内食用完毕,剩余的奶液应及时倒掉。
3、合理添加辅食:辅食添加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开始时可选择米汤、米粉等易消化的食物,逐渐添加蔬菜泥、水果泥、肉泥等,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辅食,观察宝宝有无过敏或不适反应,待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和卫生,生熟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4、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不要暴饮暴食,鼓励宝宝自己进食,但要避免边吃边玩、追着喂饭等不良习惯,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吸收。
(二)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1、勤洗手:教导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这是预防病菌传播的重要措施,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宝宝的粪便、更换尿布后。
2、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适时给宝宝增减衣物,特别是要注意腹部的保暖,晚上睡觉时可以给宝宝穿上肚兜或使用睡袋,以防宝宝踢被子导致腹部着凉。
3、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定期打扫房间,保持地面干净无灰尘,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宝宝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病菌滋生。
(三)预防接种
按时带宝宝进行预防接种,包括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等,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宝宝感染轮状病毒的风险,一般在宝宝 2 个月 - 3 岁时每年接种一次,共接种 2 - 3 剂次,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接种并不能 100%预防腹泻,仍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防护。
(四)增强宝宝体质
1、保证充足睡眠:睡眠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为 20 - 22 小时;婴儿期为 12 - 15 小时;幼儿期为 10 - 12 小时,家长要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2、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对于小婴儿,可以在清醒时让其多趴一趴,锻炼颈部和背部肌肉;稍大一些的宝宝可以进行爬行、走路等运动训练;户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保证宝宝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如晒太阳、散步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在阳光下暴晒。
3、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有助于预防腹泻,可以通过给宝宝食用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或补充益生菌制剂来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但在选择益生菌制剂时,要咨询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菌种和剂量。
宝宝腹泻是可以预防的,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留意宝宝的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合理喂养、按时接种疫苗、增强宝宝体质,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如果宝宝不幸发生腹泻,也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护理和治疗,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