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词的起源
京都是日本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794年起被多次被定为日本的首都——“平安京”, 成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当时称为“京之都”,因此“京都”后来成为了此城市的专有名词。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中国的洛阳和长安在历史上多次成为中国王朝的都城,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国城市建设时,分为东西两部分时,西侧的右京仿自长安,因此称为“长安”,东侧的左京仿自洛阳,故称为“洛阳”。然而,右京的“长安”地区由于多为沼泽地未能顺利开发,最后实际的市区只有左京的“洛阳”。所以京都也被称为“洛阳”,城市内各地区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称呼,而前往京都则被称为“上京”或“上洛”
京都和东京有什么区别
日本京都和东京的区别:地理位置不同、地形特征不同、气候特征不同。
1、地理位置不同
京都盆地位于34°58'36.1"N—135°43'59.3"E,位于日本中部,临近大阪、奈良和神户,区域优势明显。京都市的市区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京都盆地之内,京都市除南方之外三面环山,总面积827.90平方公里。
东京都属于关东地方的一角,位于关东平原南端,面向东京湾,大致位于日本列岛中心。东部以江户川为界与千叶县连接,西部以山地为界与山梨县连接,南部以多摩川为界与神奈川县连接,北部与埼玉县连接。总面积2155平方千米,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35°69′—东经139°69′。
2、地形特征不同
京都盆地东部也因其地势较高且较为干燥适宜居住,成为京都市内最早开发的地区。京都市东南部的山科区和伏见区的醍醐地区则位于山科盆地,其和京都盆地之间由清水山、稻荷山等山峰隔开。京都市的北部地区则多为山地,其中较为知名的有大文字山、比睿山、岚山等。
东京23个特别区和多摩地域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地带,东西宽90千米,南北长25千米。在太平洋上的伊豆诸岛和小笠原诸岛,尽管地理上与东京都分离。也属于东京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
3、气候特征不同
京都属于柯本气候分类法下的副热带湿润气候(在日本则被归类为同时属于濑户内海式气候及内陆性气候),其特征为四季的气温及降雨量变化相当显著。加上京都位于盆地,让这一特征体现得更为明显。京都夏天炎热且潮湿,相对地,冬天则较为寒冷且偶尔会下雪。
东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心部分的年平均气温为15.6℃。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京都和京城一样吗
不完全一样,但都有国都的意思。
京都:京师;国都。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着绝世於皇极,显祸败及京都。” 唐白居易《琵琶行》序:“听其音,錚錚然有京都声。” 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京都特设总税务司。”
京城1.国都。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吴王濞,骄恣屈强,猖猾始乱,自以兵强国富,势陵京城。” 晋左思《咏史》诗之四:“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2.指京口。 《叁国志‧吴志‧孙韶传》:“﹝孙韶﹞后為将军,屯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