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常规到底该不该做
我是医学科普刘医生,传播医学知识,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医生!
记得小时候上学体检的时候,每次老师都会发一个便盒,里面有个便勺,当时觉得很脏,听家长说化验大便可以看看里面有没有虫卵,长大后当了医生才知道,化验大便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
大便常规作为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之一,一般作为体检和入院患者的必查项目,首先它价格比较便宜,又是一个无痛的检查,并且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我们诊断疾病也是很有帮助的。
粪便的量
正常人每日排便一次,约为100~300g,随食物种类、进食量及消化器官功能状态而异。
粪便的颜色与性状
正常成人的粪便排出时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病理情况可见如下改变:
1、鲜血便:常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
2、柏油样便:常见于消化道出血。
3、白陶土样便: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患者。
4、脓性及脓血便: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
5、米泔样便:常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
6、黏液便:1)少量黏液与粪便均匀混合可见于正常粪便。2)增多的黏液均匀地混于粪便中可见于小肠炎症。3)黏液不易与粪便混合常见于大肠病变。
7、稀糊状或水样便:常见于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
8、细条样便:常提示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9、蛋花汤样便:常见于婴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
粪便的气味
1、正常粪便:有臭味是因硫化氢、吲哚、粪臭素等蛋白分解产物所致,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
2、粪便恶臭:常见于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结肠或直肠癌溃烂时。
3、粪便腥臭:常见于阿米巴肠炎。
4、粪便酸臭:常见于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
粪便中的细胞
1、白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一般<15/HP;细菌性痢疾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等。
2、红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当下消化道出血、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和直肠癌时,粪便中可见到红细胞。
3、巨噬细胞:常见于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
4、肠黏膜上皮细胞:常见于结肠炎、假膜性肠炎。
5、肿瘤细胞:常见于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
粪便中红细胞镜检
粪便中白细胞镜检
粪便隐血试验
隐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实的出血。临床上隐血试验阳性常见于:消化性溃疡(阳性率40%~70%,呈间歇性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等,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性阳性)、急性胃黏膜病变、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及流行性出血热等。
那么隐血试验阳性就证明是生病了吗?其实它还见于如下几种特殊情况:
1)服用铁剂,食入动物血、肝,瘦肉以及大量蔬菜隐血试验可出现阳性。化验室为提高准确度,应避免食用上述食物再检查。
2)口腔出血或呼吸道出血被咽下后,隐血试验也可出现阳性。
其他
其实我们的粪便还有很多临床诊断意义,如细菌学检测、寄生虫和寄生虫卵检测、粪便结石等,均对我们临床上诊断及治疗疾病有指导意义。
小结:总之,在临床上化验大便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很多疾病,作为体检项目建议你还是查一个,肯定是有益无害的。
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的意义是什么?多久需要查一次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是临床最常见的3大常规检查,虽然它们反映的信息各有侧重,但是它们对于疾病的辅助诊断意义,都非常重大。
其中血常规不仅可以查出贫血,而且可以发现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尿常规不仅可以发现尿蛋白,而且对于发现早期肾脏疾病,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便常规检查不仅可以检查出隐血,而且对早期的胃肠道肿瘤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那么,具体来说,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的意义是什么?多久需要检查一次?今天我就和大家伙儿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仅供参考。
血常规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血常规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至于每一项检查的参考正常值范围,均以医院出具的报告单为准。
如果红细胞升高,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红细胞增多,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
如果红细胞降低,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贫血,胃溃疡等。
如果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急性感染,组织损伤,尿毒症,溶血等。
如果白血病降低,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如果血小板升高,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骨髓增生,心脏疾病,肝硬化、胰腺炎等。
如果血小板降低,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血小板生成障碍,血管内凝血等。
尿常规的意义是什么?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酸碱度,尿液中的结晶,尿比密(尿比重),蛋白质,亚硝酸盐等。
如果尿液偏酸,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酸中毒,痛风,糖尿病,慢性肾病等。
如果尿液偏碱,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碱中毒,肾盂肾炎,膀胱炎,泌尿系感染等。
如果出现尿酸晶体,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痛风等。
如果出现草酸钙晶体,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尿路结石等。
便常规的意义是什么?
粪便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粪便的颜色,性状,其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脂肪球,脓细胞,吞噬细胞,霉菌,虫卵以及潜血试验等。
如果检查出现白细胞,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如果检查出现红细胞或隐血,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痔疮出血等。
如果出现脂肪球阳性,可能提示的病理性疾病有:肠炎,腹泻,胰腺疾病等。
总结: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属于临床检查的3大常规,对辅助疾病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3大常规检查项目众多,提示临床意义专业,作为非专业人员,还是建议遵医嘱解读,不鼓励望文生义,自行解读,以免耽误病情。
至于3大常规多久检查一次?无症状不需要检查;有症状及时就医,遵医嘱检查。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