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芥酸油是什么意思
是表示油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5%的油。
低芥酸菜籽油,顾名思义就是芥酸含量低咯。GB/T1536《菜籽油》国家标准显示:芥酸含量不超过脂肪酸组成3%的菜籽油,即为低芥酸菜籽油。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低芥酸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不超过总脂肪酸的3%,美国FDA规定不能超过总脂肪酸的2%,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低芥酸菜籽油的要求是芥酸含量为2%以下。
扩展资料:
低芥酸菜籽油注意事项:
低芥酸菜籽油可通过机械榨取法,或正己烷萃取法由菜籽和某些其他种属Brassica菜籽制的。得到的精油经过精制、脱色、除臭,充分除去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异臭和异味成分,以及混溶的非油物质
产品应储存在清洁、干净的容器内,严禁露天存放及日晒雨淋,储存仓库温度不得高于40℃,室外大容量储存罐应采取降温、满罐和充气储存技术。
#暖暖的胃道#专家称“番茄炒蛋”是增肥餐,有科学依据吗?低油版番茄炒蛋怎么做
啥?吃了这么多年的番茄炒蛋竟然不是健康食品?明明吃的时候没看见多少油啊。近日营养专家的一篇关于番茄炒蛋竟然也是增肥餐的文章,惊掉了一众网友的下巴。文章中,专家主要指出传统版的番茄炒蛋需要放两次油,要想鸡蛋蓬松,番茄好吃,两次放油脂少需要35-55克油,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成人每天25-30克油,明显超出很多。如果当天再有其他菜肴,会超出更多。另一个就是我们做番茄炒蛋的时候习惯放糖来中和番茄的酸味,至少需要放20克糖才能在口感上略为可口。其实身边让我们感觉健康的菜肴油脂真不少,比如干煸豆角,鱼香茄子,地三鲜等等,都需要先过油,再加油另炒。过多的油脂,的确让本来健康的食材变得不那么健康。
像我这样比较懒的人,似乎却“因祸得福”。做番茄炒蛋都是放15-20克油将鸡蛋炒开,不必蓬松,黄黄嫩嫩的即可,用铲子将鸡蛋归到锅的一边;倒入番茄块略为翻炒,待番茄出汁,将鸡蛋和番茄一起轻轻翻炒,待番茄软烂,和鸡蛋相容后,放盐少许,翻炒均匀,装盘。PS:不放糖,本人就喜欢酸酸的原味番茄炒蛋。
最近在网上又学了一版番茄炒蛋,也可以叫番茄蛋卷。原料为:番茄,鸡蛋,小香葱,食用油,盐。1,将番茄洗净,顶上划十字刀,倒放入热水中一分钟,剥皮后切小丁。2,鸡蛋打散,放入番茄丁继续搅拌。3,平底锅放少许油,倒入番茄蛋液,摇晃均匀,待饼边翘起时,卷起。4,卷起的鸡蛋饼切段,装盘,淋点番茄酱,上桌。PS:这款番茄蛋卷不仅用油少,还可以根据自己口味随意改版,比如可加入菠菜,或者小香葱,或者洋葱碎,或者玉米粒都可以,随你喜欢。
作者:王秋霞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传播营养相关科普知识,提倡全民自我保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更多问题请关注头条号:王秋霞营养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在此感谢图片原创作者)
我觉得只要不注意吃任何东西都会增肥的,有些人做番茄炒蛋那鸡蛋几乎是用油炸的了,炒好以后 油汪汪的肯定更增肥了,所以要想炒好的番茄炒蛋不增肥就要少放油,健康第一不是吗?
蛋炒西红柿是最家常的一个菜了,很多厨房小白啥也不会做,但是也会做个蛋炒西红柿的,一个是它容易操作,一个是它太好吃了,配米饭一吃一大碗呀!尤其菜汤拌饭爱的不行哈。但是要想把这么简单家常的菜炒好吃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谓众口难调,我家经过我长期积累经验已经有了一个自己家的口味,我喜欢放点点糖去酸味,还要放点点生抽提鲜,最后临出锅再撒点蒜末去腥味,我认为西红柿有股特殊的腥味,所以我放点蒜末去除它,感觉效果不错!
西红柿炒鸡蛋这么好吃,但是它的皮十分惹人厌,不知你是怎么去皮的,我试验过了,用开水烫和火烧,还是烧的比较快而且节约煤气,有烧开水那个时间早就去好皮了,何况还要煮一小会儿了。这个方法我是看电视学的,开始是用筷子插西红柿来烧,结果烧一次仍一根糊了的筷子,太浪费了,后来才想起用叉子,这下好用了,就是注意别用大火,以免烫手。
所需食材:
主料:西红柿300克 土鸡蛋100克
辅料:白糖10克 盐2克 生抽5克 葱姜蒜15克 玉米油30克
制作过程:
1准备好西红柿、鸡蛋、葱姜蒜适量、
2用叉子将西红柿插好放在煤气灶上用火烧一下,待西红柿爆皮即可放在水龙头下一冲一撕皮就掉了。
3西红柿切块、蒜拍碎切末、葱姜切末、鸡蛋磕入碗中备用。
4炒锅烧热加入15克玉米油,油热后将打散的鸡蛋倒入,待蛋液定型后用铲子稍微铲碎盛出来备用。
5重新起锅烧热后加入15克玉米油,油热之后加入葱姜末爆锅。
6然后下入切好的西红柿翻炒
7 翻炒一会儿加入10克白糖
8再加入2克盐
9再加入5克生抽
10然后将炒好的鸡蛋倒进去翻匀
11最后加入切碎的蒜末翻匀即可出锅。
炒西红柿最后我个人喜欢放蒜末,如果你不喜欢就别放了。
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番茄炒鸡蛋的热量高,是增肥餐,这完全是基于“番茄炒鸡蛋”油多的概念。我找到新闻出处,爆料人说,炒一盘番茄鸡蛋,放两次油,总共需要30-40克食用油,那就是将近一两油啊,一盘菜就相当于一天所需的量。
不过,我们真的必须这么做才能炒出番茄鸡蛋?实际并不如此。
首先说,正确的炒菜姿势,是油的用量控制在正好需要的程度,因为太油腻的菜,口感并不好。按照消息来源,西红柿鸡蛋需要多放油才能炒得蓬松,但我们只要做过菜,就知道鸡蛋要想炒得嫩炒得滑,主要不在于放多少油,而在于要尽量打开。鸡蛋富含蛋白质,炒的时候很快就变性,随后定形。如果这时候,鸡蛋当中有一些小气泡,就跟馒头一样,当然就可以蓬松了。气泡实际上就是在打发的时候进入到鸡蛋中的,所以这一步当中,需要的不是那么多油,而是一个打蛋器。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在打蛋的时候放一些水,鸡蛋还可以更滑一些。因为鸡蛋在变性的时候会失水,失水自然就会变老,所以稍微放点水,就不那么容易老了。
实际上,炒番茄鸡蛋也不是一定就要放两次油,因为炒番茄,完全可以用水炒。我们之所以炒菜需要放油,主要是为了提高炒菜的温度,这样炒的速度快,菜的口感也好。然而,番茄的含水量大,要是非要放油炒,温度也上不去,最后也还是一滩水,所以这个过程用不用油,区别并没有多大,倒不如放水,喜欢甜口的话再放点糖,用糖水直接炒蔫了,健康又美味。
所以,其实这样做下来,炒一盘番茄鸡蛋,怎么会需要那么多油呢?
当然,爆料者有一个问题说得还是蛮对的,鸡蛋的胆固醇含量不算低,所以肥胖的人并不适合吃太多鸡蛋。
不过,题中说吃番茄鸡蛋补维生素C,其实也没那么靠谱,番茄确实富含维生素C,但是,维生素C对热非常敏感,煮熟的菜,维生素损失了大概会有80%左右,所以如果要想补充维生素,其实最合适的方式还是多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