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车辆四个安全意识是什么
为进一步端正驾驶员的驾驶作风,提高道路交通的畅通水平,减少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要提高四种意识。
礼让意识 要求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所规定的礼让。比如,后车礼让前车,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安全距离;拐弯车要礼让直行车;在支路行驶的车要礼让在主干道行驶的车;借道行驶的车要礼让在本道行驶的车。这些都是交通规则所明确规定的,违反这些规则就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长年在路上驾车行走,深感交通堵塞大多是由交通事故引起,交通事故又大多是由驾驶员不礼让引起的。
“黄方格”意识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某局部路段暂时性发生交通堵塞是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尤其要树立“黄方格”意识,就是不要在划有黄方格的禁停区域停车。划有黄方格的区域,一般也是交通交汇点,平时这里不准停车,在道路发生堵塞的时候就更不能停车了,否则局部性的交通堵塞马上就会向全局性的交通堵塞转变,受到影响的人和车就会更多。
认路意识 只要在路上走一走,就会发现不识路的驾驶还真不少。把车子停在路口问路者有之;临到路口了才发现应该右拐而车子却行驶在左拐的线路上,然后将车子从左拐线移至右拐线者有之;上了立交桥却发现走错了道然后将车子倒行下立交桥者有之。所有这些,都给道路交通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报警意识 发生了交通事故或者交通堵塞要马上报警,这说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做起来却并不简单。有一次,在某路段上一辆摩托车与一辆的士相碰,驾驶员没有受伤,但两辆车都有轻微损伤。事故发生后,两车驾驶员相互僵持着,半个小时过去了,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围观者也越来越多。此时,笔者拨通了122报警电话,不到三分钟,交警赶到,事故很快处理完毕,交通恢复顺畅。所以,发生交通事故或者交通堵塞要马上报警,这是作为驾驶员的一个基本意识,也是一个很实用的意识。
首先要具备安全意识。这个问题毋庸赘述,开车没有安全意识,就是在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开玩笑。
其次要具备法律意识。开车不违法,这是最起码的意识。比如,喝点酒开车,不是在怼交警,而是在触犯法律。
要具备预判意识。开车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观察道路上的交通参与者的各种状况,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下一步行动有所预判,从而避免发生剐蹭或碰撞
要具备警示意识。当自己要变道、要转弯、要停车、要超车等情况下,首先开启转向灯,明确警示后车自己即将采取的行为。
公交驾驶员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和保障安全行车
汽车驾驶员安全职责 :
1、严格执行行车司机岗位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并保护好现场,做好详细记录,不违章作业。
3、认真检查行车运行情况,按规定的周期和作业范围保养好行车,做到“四懂三会”。
4、认真执行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行车机械传动、起吊装置、电器线路等安全可靠,做到持证上岗,不得将机动车交给无证人员操作。
5、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发生事故及时上报,并保护好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