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向日葵,以其金黄灿烂的花盘和始终向阳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在田园间、庭院中或是花坛里种上一片向日葵,不仅能为环境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还能收获葵花籽这一美味的食材,以下将为你详细介绍向日葵种植的全过程。
品种选择
向日葵有众多品种,根据植株高度可分为矮生(30 - 60 厘米)、中高型(120 - 180 厘米)和高大型(240 厘米以上);按照用途分,有食用型(主要产葵花籽)、观赏型(花朵形态多样,色彩丰富)和油用型(榨油),对于家庭种植,若空间有限,矮生观赏型如“玩具熊”向日葵是不错之选,它的花朵呈淡黄色,毛茸茸的,十分可爱;要是用于大面积种植且期望获得较多葵花籽,“三道眉”食用葵则更为合适,其果实饱满,出籽率高。
土壤准备
向日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最佳,在种植前,需先深翻土地,深度约 20 - 30 厘米,打破板结层,增加土壤通气性,接着,每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 5 - 10 千克作为基肥,均匀撒于土壤表面,再轻轻耙平,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为向日葵根系生长营造良好开端。
播种要点
1、播种时间:向日葵喜温暖,不耐寒,北方一般在春末夏初,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播种;南方气候温暖,春季 2 - 3 月即可,具体依当地气候灵活调整,过早播种易受低温冻害,过晚则可能错过最佳生长期,影响开花结果。
2、种子处理:挑选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用温水浸泡 4 - 6 小时,捞出后用湿布包裹置于 25℃左右温暖处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这样能提高种子发芽率与出苗整齐度。
3、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条播行距 60 - 90 厘米,株距视品种而定,矮生品种 20 - 30 厘米,中高型 30 - 50 厘米;穴播每穴播 2 - 3 粒种子,覆土厚度 3 - 5 厘米,播种后轻轻镇压土壤,浇透底水,保持土壤湿润利于种子发芽。
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幼苗长出 2 - 3 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每穴保留壮苗 1 株,去弱留强,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为生长提供充足空间。
2、施肥追肥:除基肥外,生长前期结合浇水追施一次氮肥,每亩用量 5 - 10 千克尿素,促进植株茎叶生长;现蕾前后增施磷钾肥,可按磷酸二氢钾 0.2% - 0.3%浓度叶面喷施 2 - 3 次,间隔 7 - 10 天,助力花蕾发育,提升结实率。
3、水分管理:向日葵耐旱怕涝,幼苗期需水较少,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即可;生长旺盛期及开花期耗水量大,遇干旱要及时灌溉,但忌积水,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防涝。
4、中耕除草:在生长期间适时浅耕除草,一般进行 2 - 3 次,既能疏松表土保墒,又可清除杂草,减轻杂草竞争养分压力。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常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等,预防关键在于合理轮作、控制种植密度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按说明书稀释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 2 - 3 次。
2、虫害防治:主要有蚜虫、螟虫等,蚜虫可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治;螟虫幼虫蛀食茎秆,发现危害迹象可在早晨人工捕杀或灌注敌敌畏药液注入蛀孔毒杀幼虫。
收获加工
1、收获时机:当向日葵花盘背面变黄、舌状花瓣凋谢、苞片色泽由绿转黄时,表明葵花籽已成熟,即可采收,一般选择晴天收割晾晒,避免雨天造成霉烂减产。
2、脱粒晾晒:采收后的向日葵花盘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后熟 3 - 5 天,然后手工或借助工具脱粒,脱粒后的葵花籽要薄摊在晒场或晒垫上,时常翻动,加速干燥过程,防止回潮发霉,待葵花籽含水量降至 10%以下,牙咬清脆易断,即可筛选去除杂质,装入密封容器储存备用。
向日葵种植虽不算复杂,却需用心呵护每个环节,从精心选种、整地播种,到日常管护、病虫害防控,直至最后的收获加工,每一步骤都饱含着对大自然馈赠的期待,当你看着那一片金黄灿烂、硕果累累的向日葵田,手中握着饱满的葵花籽,所有的付出都将化作满满的成就感与喜悦之情。